安嘉樂沒有參與長輩們之間的談話,隻是默默聽着。
杜秋容笑眯眯地給他夾了一塊香煎蘿蔔糕。安嘉樂夾起來吃了,廚娘的手藝還是那麼好,蘿蔔糕煎得外焦裡嫩,一口下去,回味悠長。
杜秋容看他吃了,又替他夾了一塊,然後才轉頭看向安永興,溫聲勸道:“老爺,少喝些,你快要喝醉了。”
安永興心裡高興,滿不在乎地說道:“我沒醉!我哪裡醉了?我還能喝!大哥,來,我們再喝!”
又是幾杯酒下肚,安永興說話舌頭都大了起來,杜良吉也喝得醉眼朦胧。
大嫂陳氏不好開口勸,杜秋容倒是勸過,可惜沒人肯聽她的。安嘉樂知道自己該站出來了,他放下筷子,對安永興說道:“爹,不能再喝了,再喝就真要醉了。明天不是約了工匠來家裡?你要是醉得起不來,誰盯着工匠們幹活?”
安永興聞言愣住了,過了幾息才反應過來:“啊,我差點忘了,确實不能再喝了,再喝就要誤事。”
下人早就泡好了一壺濃茶,安嘉樂親手倒了一杯,遞給安永興。
“樂哥兒真孝順。”安永興笑着接過來,喝了,感覺好了一些,又對杜良吉說道,“大哥,你别管我,你繼續喝。”
杜良吉不是嗜酒之人,平時也隻有逢年過節才會喝上一兩杯。今晚陪妹夫,所以才喝了這麼多。
他順勢放下酒杯,笑道:“我也不喝了,實在喝不下了,明日還要開鋪子呢。”
安永興沒有再勸,對安嘉樂道:“樂哥兒,給你舅舅也倒一杯茶。”
安嘉樂忙又倒了一杯,雙手捧着遞給杜良吉:“舅舅,先喝茶,廚房已經在熬醒酒湯了。”
“哎喲,秀才公親手倒的,這是我喝過的最好喝的茶了。”杜良吉内心驕傲,一臉與有榮焉。
陳氏在一旁笑:“樂哥兒中了秀才,又是個小三元,我們臉上也有光。如今左鄰右舍,誰不羨慕我們。”
杜秋容隻是抿嘴笑,安永興大樂:“大哥,你是他的舅舅,他給你倒茶是應該的。樂哥兒,給你舅舅添茶。”
安嘉樂拿起茶壺:“舅舅,你想喝多少我都給你倒。”
杜良吉哈哈大笑,安嘉樂挨個給桌上衆人都添了茶。
醒酒湯還沒上來,等待的間隙,杜良吉轉頭問起安永興:“妹夫,叫工匠來是要做什麼?”
他以為是家裡某處壞了,需要修補,沒想到安永興無比自豪地回答道:“樂哥兒中了秀才,家裡該換一扇新大門了,高三寸的。”
“原來如此。”杜良吉滿臉羨慕。
讀書人一旦考中秀才,他們家的大門就可以比普通人家高三寸,這是光耀門楣這個詞的具體表現。
在座的都是自家人,安永興忍不住暢想道:“若是後面再中,就要建舉人牌坊和進士牌坊了。”話落,他搖了搖頭,“唉,我都不敢往後想。如今這樣就很好了,我已經很滿足了。”
安嘉樂:“……”
他爹真的很愛炫耀,一晚上基本沒停過。
正好下人送醒酒湯上來,安永興和杜良吉一人喝了一碗。安嘉樂看他爹快要差不多了,便叫小厮送他回屋休息,自己則起身送舅舅一家人回去。
夜色如水,天上一輪圓月,照得大地一片銀白。安嘉樂安排了一輛馬車,又叫了兩乘小轎,舅舅一家四口可以坐得寬松舒坦。
“清風,把富貴牽出來,我送舅舅們回去。”安嘉樂吩咐道。
“不用不用。”杜良吉喝完醒酒湯,整個人清醒了很多,連忙拒絕,“有馬車和轎子已經很好了,天都黑透了,你再跟着跑一趟,我又不放心你獨自回來。你若是想讓我再把你送回來,那就隻管去牽馬。”
杜良吉可不敢賭這個萬一,雖說城裡治安好,但也沒有好到夜不閉戶的程度。妹夫家就這麼一個寶貝疙瘩,又是黑夜,萬一出點意外,他拿什麼賠?
陳氏也跟着道:“樂哥兒,你有這份心就夠了,何必非得親自把我們送到家,趕緊回去歇着。”
安嘉樂想了想,隻好點頭:“那行吧,我多叫幾個小厮跟着,一路護送。”
清風主動站了出來,又叫上幾個健壯的小厮,護送杜家人回去。
明月留下來伺候,安嘉樂自己不急着休息,先把母親送回正院,又看着下人們安置好父親,這才在杜秋容的催促下回到小院歇息。
次日,工匠還沒上門,杜良吉就帶着兒子趕到安家來幫忙了。
安嘉樂很驚訝:“舅舅,今日不開鋪子了麼?”
“你家改換門庭,這是天大的喜事,我怎能不來幫忙?鋪子關一日也不打緊。”杜良吉笑呵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