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顧蕊自從上次被長姊留在明喜殿看到她與李廉謙那般親昵後就有些心神不定。
——倒不是說她對此有什麼意見。
如今風氣高門貴婦豢養面首的不在少數。她長姊身居天子之位尊貴無比,别說李廉謙了,就是朝堂之上半熟青年俊傑都是她的面首也不會有人放在心上。她隻是在看見李廉謙的時候突然覺得自己好像忘記了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直等到韓和上報三王已經全都進京,顧蕊才想起了自己到底忘記了什麼事。
是三王進京的事兒。
原來已經到這時候了。
顧蕊一時間有些恍惚,好像又回到了前世過的無比壓抑的那一年。
父親與長姊雙雙去世,雖然長姊去世前留下遺诏叫老三繼位,但是老二自始至終都對這個位置虎視眈眈。就是在這個冬天,三王進京奔喪,吳王又聯合老二對老三加以施壓。
老三終歸不是長姊,即便她有這個魄力要對三王動手,但那時倉促登基的她也沒這個能力對三王下手。況且她本就不如長姊果決,也不願在這種本就風雨飄搖的時候自污名聲直接鏟除吳王,因此哪怕有韓和與喬明公在其中施壓又有李廉謙從中周旋,但最後老三還是狠狠出了點血才把面前把三王給按了下去,卻也終歸埋下了禍患,以至于最後給自己也帶來了殺身之禍。
老二犯上作亂那年便是聯合了吳王殺入了九臯宮。老三被他生擒,在千刀萬剮中痛苦不堪地死去——但吳王也沒讨到好處。
老二就是個做事隻管自己快活從不在意後果的瘋子,他前腳剛剮了老三,轉手就直接一劍砍了吳王的腦袋。
那一個月血浸濕了九臯宮前的每一塊地磚。除她以外,他殺了所有十六歲以上的兄弟姊妹,又殺了老三的人手,又殺了不少長姊生前信重的心腹——如果不是韓和與喬明公他還得留着牽制燕地與衛地,他大概也是不會留下他們兩人的。
一直到她死的時候,九臯宮前的磚縫都結着一層褪不去的紅褐色。
但想到那裡又有些太遠了。
顧蕊回過神來後又有些糾結自己該怎麼和長姊提及吳王的事。
吳王是絕對不能留的,哪怕同時留着燕王與衛王,吳王也都是要除掉的——但作為一個如今沒有實權的皇女,她驟然和自己的長姊提到這件事未免太過唐突了。
而且吳王是一個,老二也是一個,但她長年累月的隻在自己的芙蕖殿待着不敢冒頭,雖然通過外頭零星傳進來的内容揣測出了這些消息,但至于老二到底是什麼時候和吳王有的聯系,他們之間到底有什麼利益瓜葛以及吳王又為什麼會突然選擇幫老二,這些她都一無所知。
不過如今長姊還在,那多半是沒什麼問題的。
她一慣心細,又習慣了獨攬大權,如果老二真的敢在她眼皮子底下和吳王勾搭上,那長姊必然是會知道的。韓和等人如今也還在京中,不像是當年為了制衡衛王與燕王遠在他們的封地才叫老二與吳王鑽了空子,不論如何他們都掀不起什麼風浪來,這麼一想無論如何他們都生不出什麼事端來,顧蕊才稍稍安心些許。
“最近怎麼總是走神?”
白華意識到了顧蕊的心不在焉,她原本以為是因為顧蕊意識到被自己對她的看重把她帶在身邊培養所以又開始不安了,但是這幾日看她的神色,好像又不是因為這種事情在煩惱。
她仔細回憶了一下這幾日發生了什麼事兒,就意識到唯一算得上是大事的應該就是三王進京了。
看來前世這件事兒的結局處理的不太好。
白華了然後也不太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但是顧蕊這樣心不在焉的工作效率也慢了不少,這就是她不能容忍的了。
“明日就是爹爹出殡的日子,你到時與我一同出行,這般魂不守舍的可不行。”
索性效率雖然低了點,但是工作質量還是在的,因此白華倒也沒對顧蕊過分苛責,隻是提醒了她一下後又說:“這幾日倒是難得的晴天,不過你身子也弱,到時候還是記得多穿些。等下我叫青頌給你捎一件白狐裘過去,左右我也用不上,你拿去穿也不浪費。”
顧蕊聽到長姊這麼說頓時頭皮發麻。最近不知怎的,好像自從她死而複生後長姊對她的态度就重視了不少,這種重視忍不住叫顧蕊渾身不自在,聽到這話,她再三猶豫後還是硬着頭皮說:“這般……”
剩下的話叫長姊一個眼神給全都堵在喉嚨裡頭了。
“……既是如此,那臣妹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顧蕊沮喪地垂下頭怏怏應到。
三王啊……
白華在炭盆面前烘着手腕又開始脹痛起來手,垂眼看着盆中的火炭,心中不緊不慢地思索起到底該怎麼處理這三個附骨之疽。
吳王不難處理,燕王與衛王也隻能留一個下來。隻是到底留誰……
“小六,”她突然出聲問道,“平柔有遞折子上來嗎?”
“尚未,這兩日興平侯都未曾遞折子上來。”
“是嗎,”她看到自己的長姊突然彎起眼睛露出了個極淺的笑意,雪白的面孔也為此有了幾分柔和,“他倒是已經有想法了……算了,折子叫他下次再補上好了。”
顧蕊不敢問也不敢想興平侯到底是個什麼想法,但是她隐隐又有了明日父皇出殡恐怕并不會這般順風順水的預感。
……希望吳王不要在父皇的葬禮上鬧出什麼事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