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武周]定鼎 > 第18章 018(加更)

第18章 018(加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話說到這裡,她忽然握住了武媚娘的手。

李唐宗室貴女的手,在長安養尊處優之時,該當是一雙柔荑。

但十五年風霜之中,這雙手的主人為吐谷渾慕容氏出謀劃策,用這雙手握緊缰繩,策馬于青海湖畔,已絕不可能有什麼膚若凝脂之說。反而在掌心帶着些老繭,隻覺有說不出的力量感。

弘化苦笑,“我身處局中看得明白啊!”

“比起吐蕃,吐谷渾的勢力太弱了,若非如此,當年也不會鬧出部落分裂、持刀劫人之事。”

還是直接劫持的國主與和親公主。

“倘若再來上一次,誰知道能不能像我當年一樣及時禀報州府,而後取得支援。就算敵人顧忌和親之人的李唐宗室身份,不敢傷害性命,但若到了異地流亡的地步,還有何尊榮可言,也不是人人都能忍受得住的。”

所以這絕不可能是什麼好差事!

以武媚娘所見,弘化公主的目光有一瞬朝着北面而望,神思之間似有怅惘,讓她本想脫口而出的“妙娘”二字,又卡在了喉嚨裡。

她非當事人,隻能聽到從吐谷渾方向傳來的捷報,所以有些話,不是她這個安居關中之人可說的。

事實上弘化此刻需要的也隻是個聽衆而已,她已接着說了下去:“說句實話,今日這出賞賜下達,我若去和别人發牢騷,說不定還得有人覺得我不識好歹。”

“人人都知道,當年吐谷渾求娶大唐公主的意願有多強烈,因此,縱然我為宗室之女而非太宗親生女的消息被意外洩露,吐谷渾也絕不敢有所慢待。我丈夫諾曷缽即位國主之時年少,諸事拿不定主意,需我從中牽線搭橋,更對我敬重有加。”

“比起嫁入吐蕃、夫婿亡故的文成,我的處境更可謂是上佳……”

這話真沒說錯。

吐蕃不像吐谷渾,局勢已經不能被大唐掌控了。

文成嫁入吐蕃後第九年,松贊幹布便過世了。然而松贊幹布的長子甚至比他還早就死了,唯獨剩下的繼承人,是松贊幹布的孫子芒松芒贊。

因芒松芒贊年幼,政務就都由權臣祿東贊把持,因吐蕃宰相稱“論”,所以他還可以被稱為論東贊或者大論東贊。

此人野心勃勃,并非易與之輩。

相較而言,年歲漸長的慕容諾曷缽在國事上主動權大得多。

李治也就順理成章地覺得,鞏固這一方的關系對他來說更為安全。

既已有了一出成功的和親,慕容諾曷缽的長子慕容忠也是弘化公主所出,身上有李唐血脈,也不算辱沒了金城縣主。

弘化公主嘴角微動:“金城縣主大約還未接到聖旨,我未見過季英,也不知道她是何脾性,便無從推出她此刻所想。可我若是她,我隻會覺得——”

“既隻是要以和親維系關系,表現聖人恩德,到底是讓宗室女眷出嫁番邦,還是令宗室子弟留守邊地,并沒有什麼區别。”

“怎麼就不能從那些遊手好閑的宗室中選出一個,來我吐谷渾做個驸馬?”

武媚娘忍不住咳嗽了一聲。

也不知道是不是弘化公主數年間生活在吐谷渾這地方,平日裡接觸到的多是那些牧馬放羊、逐水草而居的胡人,加之唐風本就剽悍,以至于她将這一句大逆不道之言說得無比順口。

甚至在下意識将這句抱怨之言說出後,也全然沒有要将其收回的意思。

弘化眉眼間一改方才幽怨,反露出了三分淩厲,“你覺得我這話說錯了不成?”

武媚娘搖了搖頭,“倒也不能算錯。”

弘化的那句話誠然叛逆。但凡換個人在此地當聽衆,說不得就要上報到李治面前,給她治個不敬之罪了。

但武媚娘若是個墨守成規的性子,也就不會從先帝才人變成當今昭儀,還想自陛下與權臣的争鬥中,為自己謀求上位的契機,所以她根本沒打算将這番話告知于旁人。

反正同時身在此地的也隻有她的小女兒罷了。

何況細想之下,弘化之言還真有幾分道理。

吐谷渾國主慕容諾曷缽不像是個短命的樣子,既已有一位出自李唐的王後在了,确實沒有必要再嫁過去一個金城縣主。

可這種事情,想想也就算了,真将其說出來,還是過于不妥。

這畢竟是李治的決定。

她回握住了弘化的手,說道:“隻是陛下的旨意已下,你我也無從更改。你家長子如今也不過是十四歲,金城縣主又年少,和親事宜商定怕是也得兩年……其中或許還有轉圜之機。”

“何在此期間,吐蕃大權若能自大論東贊手中回歸到芒松芒贊的手裡,有文成從中斡旋,吐谷渾的處境也當比如今好上不少。便是不能有此等進展——”

“陛下派遣大軍掃平西突厥後威震西疆,也當令吐蕃不敢擅動。屆時吐谷渾再迎接縣主,也少了幾分潛在的危險。”

而不是真像弘化說的那樣,将又一個宗室之女推進了火坑。

弘化聞言目露沉思,“你這話說得也不無道理……”

可不知為何,想到那位吐蕃大相的所作所為,弘化公主心中還是有幾分不安。

早在永徽三年也是芒松芒贊三年,大論東贊便一度出兵,向西收複了洛窩和藏爾夏之地,在稅收與土改之餘,用一場大勝證明了自己在政務能力超群外,還有着毫不遜色的軍事實力。

在他掌控之下的芒松芒贊,當真有反擊的能力嗎?

但此時擔心這個也沒有多大的用處,就像媚娘所說,旨意已下,她們不過是其中被動承受的一方,哪有什麼抗議的權力。

與其再讓這等憂思幹擾心神,平白讓自己折壽,還不如珍惜這份短暫的歸鄉體驗。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