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八年三月。
女帝親自前往西胡,北襄,南蠻等三族進行和談事宜。
西胡王族欲帶領族人遷徙至東洲境内,為了區别于東洲,他們稱自己為西洲。
除此之外,女帝返京後會派人前往西胡,為他們的遷徙之事。
而位于北洲邊境,益洲分界的北襄,南蠻兩族,為了表示自己歸順決心,送了幾個王子公主入京為質子。
女帝一行人到了大月八年初秋才至京都。
禦駕剛至就派了工部,禮部去往地方,尤其是東洲即将迎來的異族遷徙。
而工部一幹人等更是忙的熱火朝天。
東洲往京都靠攏,益洲,揚州,望州,順洲,也緊跟其後。
北洲因為付将軍和鄭氏族長的原因,發展的并沒有那麼順利。
鄭氏一族原先是前朝七國之一的鄭國王族,他們的家族龐大到可以遍布整個六洲。
益州鄭氏就是他們的其中一支。
鄭國是烏越最後才打下來的,且是鄭國自己投靠的,鄭國有個彭子令丞相,這人異常聰慧,可以和薛子珏媲美。
女帝返京後,就派了薛子珏前去調和,隻是還在路上罷了。
現在她思考的是揚州之事,崔伯明年事已高,病重在床,她在想要不要把崔祥派過去。
戶部侍郎崔祥到禦書房前心中就一直有個預感,他覺得女帝會讓自己接任父親的位置。
事實上他想的沒錯,女帝是這麼打算的。
戶部侍郎現今有兩位,把他派出去,還能留下一個,于是崔祥領命上路了。
而女帝待人走後,把壓在最底下的折子拿出來,她沒告訴崔祥的是,他的父親很可能不是病重,而是毒發。
至于是誰,就讓崔祥自己去查吧。
大月八年七月。
兩族送來的質子質女抵達京都,正好此時的京都在過花燈節,跟以往不同的是,今年要選花神。
花神由各世家女君擔當,一共有十二個花神,花燈節買花燈,放河燈祈願,有吟遊詩人,也有才子佳人。
也不知道這個世界是怎麼一回事,他們文字統一,語言統一,隻是習俗不一樣,京都興辦花燈節,每三月一次。
其他的諸如烏越熟悉的華夏節日這裡都沒有。
南蠻族有祭祀節,一年一次,據說是為了紀念他們幾百年前的南蠻王所辦的。
說到這個,扶月族長已經成了大月的國師,女帝還專門給他建了國師府,據說封铮一族的人可以預測天氣,和吉兇,也不知道國師當時刺殺女帝的時候,有沒有測過。
宮外熱鬧非凡,宮内卻很寂靜,女帝獨自坐在雲天樓,對着月亮獨酌。
紅人雨安靜候在一旁,心想,陛下是不是有些孤寂了些?
可那些朝臣送來的選妃折子都被聖上駁回了,也不知聖上何時能想起子嗣之事?
遠在益州的彭子令也在獨酌,想起那群人的癡心妄想,彭子令很無奈。
他已經盡量保護鄭氏一族了,現今天下在女帝的治理下,幾乎已是河海宴清,他不想再掀動戰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