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少帶回來了個女嬰傳遍了整個山寨子,大夥都議論着這女娃子。
山寨統領得知便去詢問此事,寨子裡的男女老少都想看看這個女娃。三少一見統領便跪着訴說:“爹爹,我想留下這個妹妹,留在身邊,我想看着她長大!”
統帥看到這個女嬰她便笑了起來,哈哈大笑幾聲,覺得是天意便答應了,寨子裡多了一個女兒了…他對三少說:“寨子裡有寨子的規矩,沒娘的孩子都喝狼奶。你要看她長大,你就要養隻狼供着。你可做到?”
“那是自然,爹爹忘了,我也是喝狼奶長大的,跟狼可是一家人啊!”三少高興地答道。
十六年後……
都城内開始有了新的傳說,打家劫舍,劫富濟貧的俠女武功了得,貧窮家的百姓有時早上一開門便有一錠銀子。那些沒錢醫治危在旦夕的百姓也會在不知情的時候突然收獲銀兩,每每如此,都城的富商家裡必定失竊,但沒有一次能抓到人,報官也無果。
一時間富商大賈都害怕這個俠女,但誰也沒見過真面目,隻聞其名不見其身。
而蘇夫人帶着蘇柯和蘇瑜也回到了都城看望護國夫人,二人雖相差一歲此時看起來并無差别,都是眉清目秀俊俏的少男了。蘇夫人和香姨的臉上倒是爬了少許皺紋,歲月不饒人啊!都城還是那個都城,蘇家卻早已不是那個蘇家,此情此景不禁讓人心生悲涼。
護國夫人危在旦夕,如今看到蘇柯已經長得一表人才心中甚是寬慰,當年奶娘在聽到九兒去世的消息後終日抑郁突發疾病沒過兩年就離開了人世,這次香姨回到都城後便留在了将軍府。
雖說蘇瑜因為早産營養不良而導緻身高比蘇柯矮了半頭,可蘇瑜比蘇柯有學識,打小蘇雁南就教他兩讀書寫字,而蘇瑜每次都是那個最先完成的人。因為勤奮好學又上進,蘇雁南對蘇瑜的喜愛程度超過了對蘇柯的喜愛,為此,蘇夫人總是鬧心,對蘇瑜也是更加疏遠與冷漠了。再心寬的女人終究還是維護着自己的孩子。
在倉縣的這些年,遠離了都城,蘇雁南做了一名為百姓辦實事的父母官。他初來上任之時,倉縣正是鬧瘟疫,縣裡死了好多百姓,又遇洪災倒塌了不少房屋,莊稼也沒有了收成。如此糟糕的民情上報朝廷一時半會也得不到天子的批奏。看着老百姓流離失所,他的心在滴血,他先後幾日給受災百姓補給,拿出的都是自己的積蓄。眼看着情況不能即刻解決根源讓百姓安生,他夜不能寐,左思右想便做了決定,要扛起這頂風的旗,要走這人間的道。次日他便不再坐等聖旨,立即下令開倉放糧,并組織縣裡的富賈慷慨解囊,濟赈受災的百姓。
而面對逃荒的百姓他也做出了決策,他重新修建了縣裡的房屋和水壩。留下了這些要去逃荒流浪的百姓,隻要願做勞工幫縣裡修建就有銀子。對此,倉縣在還沒接到聖旨的情況下蘇雁南憑自己的智慧及學識已經解決了當下的難題!倉縣的百姓也由此對這位剛上任的蘇大人感恩戴德,從此,蘇雁南便住進了倉縣百姓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