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跪向前,急道:“陛下,李合是藩主外臣,常駐北境,威望很高,且降而不服,心懷奸宄,他帶的兵馬怎麼能在京城中長期逗留?”
天子冷着臉,放下手中禦筆,道:“卿管得也太寬了些,北境王是朕的嶽丈,他的女兒是朕的皇後,卿外姓為王,在這裡挑撥離間合宜嗎?”
我驚得目瞪口呆,如鲠在喉,愣愣地看着龍椅上的人,無語凝結,一時應不上話。
良久,低下頭,口中酸澀,心中凄苦,悲從中來,俯地谏道:“凡讀史書,知其中關竅,外邦之臣,安能卧榻帝王之側?若……”
“好了!不必再說!”
九霄站起身,拂袖冷聲呵斥道:“你一介臣子,有什麼資格管朕的家事?”
說罷轉身離開,留下我驚魂失魄,愕然不知所措。
第二日早朝,九霄下诏,封北境王的兒子李斯為江南節度使,領皇命到江南巡查,不月上任。
衆臣苦谏,唯是不聽。
傍晚的時候,我又入宮懇求天子觐見,路過禦花園,聽到一陣琵琶聲,以為是太後又在聽曲兒,卻聽到:“梓潼彈得一手好琵琶,朕甚是喜歡,賞玉如意一對。”
一聲嬌媚音,道:“謝陛下。”
一個太監道:“啟禀陛下,墨王求見。”
那清冷的聲音道:“朕很忙,沒空見他!”
我不等太監回禀,自出了宮,回到府上,郁郁不安。
傍晚的時候,幾個舊臣元老到我府上,憂心忡忡。
谏議大夫康源,道:“陛下沉溺後宮,不理政事,皇後讒言,皇後的弟弟李斯在京城中沿街策馬奔馳,随意鞭打城中百姓,鬧得人心惶惶,百姓不安,如此下去,恐生禍患。”
衆人正在商議時,門外厮兒來報:大理寺司丞求見。
衆人相視而看,面露狐疑,我亦心驚,令人将人請進來。
大理寺和順天府不一樣。
順天府,隻要府前擊鼓鳴金,凡來報案,無論大小,一一承接。
而大理寺隻管重新核實案件,平反冤獄,參加刑部、都察院的三法司重辟大案。
此時,大理寺司丞來,難道是出了什麼大事?
司丞入内,伏地而哭,道:“王爺快救救嚴老大人!”
大理寺司卿嚴廷是我爹同僚,三朝元老。
我爹活着的時候,常道:“天下鐵面無私,最持公正者——希仁。”
希仁是司卿嚴廷的字。
太祖也曾搖頭歎道:“希仁過剛,不顧情,眼中隻有法,有時太過。”
群臣在朝,多有所懼,民間聲望極高,百姓崇信之至,平時裡,連我也顧忌三分。
此時他的下屬來找我求救,怎不讓人心驚?
我扶人坐下後,道:“司丞不要着急,慢慢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