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人攜糧回到山上,架竈燒鍋,三五成一群,圍着篝火,洗碗涮盆,煮粥蒸飯,無不歡聲笑語,精神振奮,喜氣盈盈。
我出營到了一處斜坡,躺在一塊青花紋四方岩石上,頭枕着胳膊,嘴裡叼着一根茅草,跷着二郎腿,望着夜空如紗,繁星如黑紗布上鑲嵌的寶石,一閃一閃泛着銀輝熠熠光芒。
周身野菊随微風搖曳,柔嫩的花瓣不時溫柔地撫過臉,花香沁脾。
不知不覺,心如拂煦,困意上頭,正迷迷蒙蒙間,耳邊一聲愉悅的輕笑,道:“大師好雅興!”
我擡頭看。
隻見來人,手裡提着八角孔明燈,藍衫如蘇,頭戴綸巾,一身俊秀,兩眉如畫,嘴角帶笑,眼含暖意。
儒雅斯文一武将。
我連忙起身施禮,道:“貧僧見過沈将軍。”
他笑着還禮,道:“大師,陛下禦帳有請。”
兩人并肩走,穿過後營,到了中營一處青龍牙旗前。
黃色帳前描龍繡鳳兩扇簾,兩個軍侍掀開青龍簾。
步入内裡,四方圓角的鐵柱撐起一丈高的穹頂,帳内一床一案,正中央一方草席,席邊鐵架上挂着一幅羊皮輿圖,
九霄坐在主位上,左手邊坐着秦舜,秦翦和幾個上将軍,右手邊坐着嚴毓臣,江鬥魁,沈沛和幾位參将謀臣。
衆人見我進來,皆投來目光,欠身緻禮。
我連忙回禮,雙手朝上合十,拜道:“貧僧參見陛下。”
九霄揮手示意,一個軍侍從旁邊端來一個蒲團,放在桌邊,躬身對我道:“大師請。”
落座後,方桌前,雙魚銀盞上點着一豆青熒油燈,
燈火下,一張泛黃的絹箋展開,黃底黑字,上寫道:
皇帝制日
下诏殿前大學士嚴毓臣即刻押送糧草五千擔,攜鹽茶三百斤,沿玉溪之北走水路至蓼城,向蓼城太守陳台借精兵悍馬五千,
連夜急馳到北伊郡,最遲十五日。
若遲,江山危矣。
見書如面。
欽此。
右下角落天子私玺。
這是我仿九霄筆迹在山下鎮子上給嚴毓臣傳的錦書。
江鬥魁“啪”一聲拍桌,橫眉怒道:“好大的膽!縱然傳信有功,救了三軍,但是卻借天子之谕,敢假傳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