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當李世民來到北宋 > 第10章 第 10 章

第10章 第 10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上個月底,牙行的人就早早來通知她們:有好幾撥人都看中了這間鋪子,隻等到時把新門闆換好,就會過來喊她們親自去挑一戶合眼的賃客簽約。

哪曉得,等張木匠提前把新門闆運來換好了,牙行的人卻不見了蹤影。

許芸主動跑去牙行,告訴對方可以帶賃客來簽約了,對方躲躲閃閃半天隻回了一句:别人已經全賃好合适的鋪子了。

失望之下,許芸隻好委托牙行再幫忙尋找新賃客。

這個月裡,隔壁的桐廬縣又接連發生兩起孩童失蹤案,崔知縣十分重視這事,讓大郎把所有的衙役和弓手都叫來分工值守,确保本縣一日十二個時辰都有人在街巷巡邏值守。

這樣一來,大郎經常淩晨才換班回家,二郎也被分配了一整天的工作任務,眼看兩個孩子都忙得不可開交,婆媳倆擔心他們耽誤了公事,就商量好這事先不告訴他們,哪能啥事都指望孩子出面呢?

倆人一開始想着,家裡反正也沒有田地需要打整,她們有大把的時間能處理好這事。

沒想到牙行那邊再也沒有了音信,阿慶嫂倒是熱心幫她們介紹過幾個有興趣租鋪子的人,可到了最後,對方總會用各種理由不了了之。

劉玉碧還拉着許芸去道觀拜了好多回,也沒起什麼作用,就嘀咕着是不是青雲道長走了,道觀開始不靈了。

想來想去,這事實在太過蹊跷,傍晚時分,許芸趁二郎下值回來就悄悄告訴了他。

其實李世民上回就料到,背後的主使肯定不會善罷甘休,但是有崔知縣坐鎮宜陽,又有薛壽的前車之鑒在,想來對方并不敢傷人,于是,他隻叮囑兄長巡邏時要多留意鋪子那邊。

現在一聽,他立刻就明白了過來:薛家想必暗中用了些威脅恐吓的手段,不許别人來租賃這間鋪子。

然而對方隻是背地裡做些見不得光的小動作,明面上并沒有來鬧事破壞鋪子,自己這些推測又無憑無據的,倒是有些棘手。

他一邊擰着手中的白色棉麻帕子,一邊安慰着母親,

“娘,這事怕是薛家在背後搞鬼,往後您和祖母多小心些。不過有崔官人在縣衙,他們最多隻敢背地搞點小動作,也不必太過擔心。”

說着,他把“因為薛壽的案子得罪了薛家”這事簡單說了說,好讓家人有些心理準備,當然,為了避免讓長輩受驚,他故意略過了薛孚帶人來圍堵自己一事。

許芸交用力交握着自己冰涼的雙手,顫聲道,“真是這樣...”

她馬上擔憂地問,“二郎,那把匕首你可有日日帶在身上的?”

李世民邊答着“放心,我都帶好的”,邊伸手從搭在葡萄架上的竹竿上,撈下一件曬幹的外裳遞給母親,笑道,

“夜裡還有些涼,娘别凍着了。您看啊,薛家剛折進個人在牢裡,絕不敢再來傷人的。”

許芸一想,是啊,薛壽那麼大個酒樓的掌櫃,不也被崔官人判了死刑嗎?這樣想着,她慢慢舒出一口氣。

李世民又說,“鋪子的事您也别擔心,别人不敢賃下來做生意,有人可是敢的。”

許芸抓着外裳的手倏地一緊,急忙問他,“是誰?”

李世民笑嘻嘻指了指自己,“咱們自家人呀!薛家再厲害,總管不了别人拿自家的鋪子做生意。”

許芸一下就愣住了,“咦,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你二舅舅前些日子寫信來,說海哥兒跟着商行出了幾趟海回來,也勸他把武館關了改做生意。可咱家從祖輩數下來,就沒人做過生意啊...”

李世民沒敢接這話,他腦海中,壓根沒有關于那個二舅舅的半點信息。

許芸自言自語嘀咕着,很快又憂心忡忡揚聲道,

“不行,我和你祖母誰也不會做生意,也沒什麼手藝,别折騰半天還倒虧本錢,這鋪子,還是得設法賃出去...”

李世民笑着閃進左側的竈房,很快,一手抓着幾個荸荠江米蒸肉丸走出來,母親擔心他們在縣衙吃不飽,每晚都會特意做些肉菜留着。

天下父母心,都盼着孩子能好好吃幾口飯,許芸見二郎吃得津津有味的,嘴角也跟着彎了起來。

李世民指了指手中的肉丸,“娘,這就是現成的手藝!您不管做什麼菜都特别好吃,咱家可以開個吃食鋪子。”

本朝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更重視發展商業,商人的地位自然也水漲船高,老百姓中自家能有個鋪子做小買賣,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呢。

許芸對自己的廚藝也很滿意,但她并不認為自己能當大廚,連連擺手,

“哎呦這哪行!我最多會做點家常小菜,跟酒樓裡的廚子比起來可差遠了,這點廚藝哪敢出去開店賣弄...”

李世民舉起一個肉丸遞給她,認真道,“真的,不信您再吃一個試試。豬肉曆來腥臊難聞,但您做的豬肉丸子不但沒半點腥味,還格外的嫩滑爽口、脆甜鮮香!要我說,可比宮裡頭那些禦廚做得還美味...”

許芸聽兒子這麼誇,就很高興地接過了肉丸,本來正嚼着細細品味,一聽這話,又“撲哧“笑了,

“你這孩子,為了擡舉你娘都開始胡謅了!不曉得的,怕還以為你真進宮裡吃過菜呢...”

李世民笑眯眯看着母親,“改日等兒子出息了,接您和祖母去宮裡吃個夠。”

許芸這下真是笑得眼淚都快笑出來了,她邊彎腰撿起掉落的外裳重新披上,邊打趣李世民,

“二郎這回真是想通了,要參加科舉掙個大官讓娘和祖母沾光?不過娘可要提醒一句,咱們宗親族人就算當了大官,家眷也是不能封诰命夫人的...”

劉玉碧早聽見母子二人在屋外的談話了,原本正在思考二郎說的開吃食鋪子一事,這下也忍不住開門來到院子裡,笑道,

“诰命夫人啊,像咱們這樣的人家是想不着的。你祖父說過,尋常宗親就算去考了科舉,這輩子最多也就當個一縣的父母官。要我說,崔官人是個好的,二郎與其去讀那些聖賢書,不如踏踏實實跟着崔官人做事。”

許芸忙附耳跟她講悄悄話,“娘,我诳他耍的,可不敢逼他去考科舉。”

兩年多來,婆媳二人早把“科舉”視為中元節讓二郎犯病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看着眼前溫馨的場面,眉目間也洋溢出熠熠神采,心頭的想法也愈發堅定起來。

他暗自慶幸不已:如今雖然受制于出身無權無勢,一切皆要從無生有,但我如今隻有十七歲,上天給了我足夠多的時間去一步步籌劃積澱。

若得了機緣重活一世卻已垂垂老矣,那才真叫人扼腕歎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