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如何拒絕,早在決定拜入天衍宗時,遊棄就有了考量,如今又将其在腦海中轉了一圈,以确認這番說辭沒有明顯破綻。
在遊棄思考之時,他們已然踏上了石階。那石階看似普通,實則卻設下了空間轉換的陣法。明明隻是走了幾步,雲霧台卻被遠遠的甩在了身後,又拾級而上了十餘階,便隐隐看到了隐在雲山霧霭中磅礴連綿的建築群。
先前,孩子們爬了兩個時辰的漫長山路,累得隻差一口氣,這才勉強到達位于半山腰的雲霧台,然而從雲霧台到達山頂,卻隻需十幾個階梯,這着實令孩子們大開眼界,對于修仙越發向往期待。
天衍宗的建築并非富麗堂皇,但卻古樸莊嚴,極富道韻。金丹弟子帶着孩子們穿過寬廣的廣場,期間還能看到不少天衍宗弟子來來往往。有的人行色匆匆,對于新入門的孩子毫不關注,有些卻駐足圍觀,頗有興味。
孩子們被一群仙人注視着,表情舉止都格外的局促僵硬,甚至還有孩子一時不慎,左腳絆了右腳,差點摔個大馬趴。
所幸,哪怕再如何好奇,也沒有天衍宗弟子上前搭讪,好歹讓他們平安無事的到達了天衍宗正殿。
正殿氣勢恢宏,掌門與衆位有收徒意向的長老們早早便等在了殿中,看到孩子們進來,立刻就盯住了被自己選中的弟子。
天衍宗掌門仙風道骨,面相和藹。遊棄在修為高深後與這位掌門接觸頗多,知道他本性也極為和善可親,并非道貌岸然之輩。
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天衍宗掌門秉性正直、與人為善,天衍宗中的風氣自然也清正平和,哪怕某人有些小心思,也不會光明正大的表現出來。
待到孩子們在正殿堂中站定,掌門滿意的含笑颔首,柔聲勉勵了幾句,聽得一衆孩童激動的面頰通紅、雙目放光。
掌門扮完了白臉,随後便是扮黑臉的執法堂長老緩步上前,聲調嚴肅的向新弟子們逐條的宣講他們需要遵守的門規與違反門規将會遭受的處罰。
内門的門規比之外門要嚴格許多,畢竟這裡是天衍宗的核心區域,萬一出現問題,必然會對天衍宗造成極大的傷害。
當然,與嚴格的規則相對應,内門弟子的福利待遇也遠超外門。外門弟子屬于自己想方設法養活自己,除了勉力修行外還需要承擔各種工作以賺取修煉資源,而内門弟子則是由宗門供養,還有師長時常貼補,哪怕出任務,也不是以賺取靈石為目的,反而更加注重磨砺自身。
在執法堂長老宣講完畢後,孩子們興奮激動的情緒已然平息下來,小臉也微微有些泛白。見他們都明白天衍宗不是可以胡鬧的地方後,執法堂長老滿意颔首,退到了一側。而接下來,就輪到諸位長老收徒了。
雖然早已商議好所收弟子,但長老們的開口順序也是極為講究的。先是以修為境界從高到低排序,而同境界者則按照入門先後論資排輩,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極具大宗門的氣韻,也越發令這些新入門的孩子們感受到按規矩做事的必要性。
長老們收徒,都會将自己看中的孩子點出,然後詢問一句“是否願意”。不過這句詢問都是走個過場而已,畢竟孩子們能夠被長老選中就已經千恩萬謝,哪裡會拒絕仙人的垂憐?
很快,一個又一個孩子都立在了自己的師長身後。寶兒是最先被選中的,收下他的是一位道名栾濤的化神道君,在遊棄的印象中,這位道君性情淡漠、與世無争,一心鑽研道法,很少插手宗門之事,與遊棄也并不相熟。
而就在遊棄回憶有關栾濤道君的事情時,他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喚他的人是昭華真人,遊棄與他還算熟識,畢竟兩人都專修劍道,待到遊棄修至化神,便時常與同樣到達化神境界的昭華在一起切磋論道,勉強有些交情。
而此時,這位曾與他平輩論交的道友正站在他的面前,淡聲詢問:“遊棄,你可願随我習劍?”
遊棄擡頭,看向昭華真人漆黑如墨的眼瞳,随後垂下目光,躬身下拜:“小子不才,已有師承,隻能辜負仙長一番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