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黑月光拯救計劃(重生) > 第22章 人之常情

第22章 人之常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蕭沅沅印象中,他還是個青春少年。她在宮中時,和趙貞不過是偶爾牽牽手,親一親臉蛋,連半分男女之思也沒有,彼此清澈如水。

沒想到,轉眼,他就是幾個孩子的父親了。

她卻連趙貞的身體,也未曾觸碰過。

她心中,恍惚也有了一種生理的渴望。

她已經十八歲了。

尋常的女子,在她這個年齡,已經出了閣。她的丈夫在何處呢?有一次,她在佛堂裡,看到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他穿着白衣,極是英俊,她心中便生了欲念。接連好幾日,她都夢到那少年,夢見和對方親吻。她内心有種強烈的渴盼,她不知道那是什麼,隻是感覺空虛寂寞。她反反複複夢見那少年。

這種感覺讓她很痛苦。

她不喜歡這樣,她想要愛情,想要男人。可是她被人遺忘了,連母親都快要忘了她了。除了讓人定時給她送些吃穿,母親也很少來看她。

母親懷孕了。

她這些年,又生養了好幾個小孩子。不是在懷孕,就是在生産。她每天要撫育自己的孩子,蕭沅沅對她來說,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

蕭沅沅知道,她在父親母親的心中,已經是個失敗品。

她已經被放棄了。

爹娘隻要她還活着,隻要她有吃有穿,不生病,不餓死,别的,也不願管她了。他們還有别的孩子需要培養。

她有一次,遇到了一個輕挑浪蕩子。

她知道那人輕浮。

那是個未及弱冠的少年,長得很漂亮,粉面朱唇,未語先笑。他剛一見面就對她言語輕薄,出言挑逗。很奇怪,她竟然沒覺得羞辱,反而内心有種狂喜。

那少年隔三差五就來寺中,向她暗傳書信,約她在山林相見。

她按捺不住寂寞,忍不住前去赴約。

他躲在林中,她一出現,那少年就從背後出來,一把将她抱住。

他笑吻她的嘴唇,将她放倒在草地上,欺上身來。

“你真美。”他贊美說,“能勾人的魂魄。”

她被這少年的美色吸引,雙手主動環繞着他的脖子,同他接吻。

他年輕而英俊,連姓甚名誰也不曉得,然而她感到萬分愉悅。這少年也被她勾引了,一時摟上來,兩人吻的滿面绯紅,難舍難分。

她同這少年,總共見了三次,感情日漸升溫。第一次隻是親吻,第二次,他便大膽起來。他們的交往被寺院的女尼們給發現了。衣衫不整,被抓了個正着。

師父氣極了,揚言要将此事告訴宮裡。蕭沅沅吓得不輕,立刻謊稱是那少年逼迫于她,絕不肯承認自己是主動。師父無可奈何,她也害怕被太後和皇上指責,說自己管教無方,隻得默認了這個說辭,讓人将那少年痛打了一頓,打的半死,再送交官府治罪。

那人以□□婦女之罪,被送去官府,定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了。蕭沅沅心中卻毫無同情,隻是暗自慶幸自己躲過一劫。

那之後,師父對她看管的更嚴格了,特意派了個徒弟,成天跟在她左右,唯恐她再鬧出事情。

她的心日漸憔悴了,

這寺中的生活,讓她感到整個人都要發瘋。

她年輕,美麗,花一樣美好的青春和□□,就這樣困在這裡,等待着零落和腐朽。她的人生,徹底變成一片灰暗。好像一團破敗的柳絮。

她覺得自己快死了。

她和死了,也沒什麼分别。她在别人眼中,已經死了。

一年又一年。

她起初時常會大哭,崩潰,後來哭也哭不出來了。她在痛苦中,從少女,進入了成年,然後,年華就這麼慢慢老去了。就像寺門前的桃花一樣凋零。桃花凋零了,來年還會開,她的青春逝去,卻不會再回來。

二十歲以前,時間過得很慢。二十歲以後,時間也變快了,她一轉眼就又大了一歲。和她同齡的女子,早已生兒育女,她卻隻能同花草樹木一樣,無人問津,被人遺棄在這寂寞的山中,宛若囚徒。她的人生隻剩下一件事情,那就是等待死亡。

僧尼們靠信仰抵禦這種寂寞,他們都信仰佛祖,期盼來世,認為念經就是在修功德。她卻不信佛祖。

佛祖也無法解救她的苦。

她身在佛門清淨地,卻如身在刀山火海,地獄油鍋。

她終于理解了姑母說的那句,你不要後悔。

她後悔了。

她晦得腸子都青了,悔得恨不得抽自己嘴巴。

姑母心腸狠毒,最知道要怎麼懲罰她,才能讓她痛苦。她最是眷戀紅塵,七情強烈,六欲深重,所以姑母懲罰她,讓她出家。這比殺了她更能讓她感到懊悔。她後悔了。

卻已無反悔的餘地。哪怕她此刻跪在姑母腳下叩頭謝罪,一切也都回不去了。

那一年,太後薨了。

姑母年輕,死的時候,才四十八歲。

她已經二十四歲。

她聽到這個消息,先是愣了好一會,然後就開始忍不住大笑。

這世上最狠毒的人,最終還是敗了,敗給了時間和壽數。老天爺不讓她活,她又能怎麼樣呢?

她心裡好笑,十分快活,于是笑的停不下來。

她笑着笑着,笑過頭了,笑聲變成了哭聲。她嚎啕大哭。

太後去世後不久,趙貞便想起了她。

她這些年,在宮外的事,趙貞都知道。或許,是因為太後讨厭她,又或許是因為趙貞知道,自己身處于漩渦中。而她的性子太過激烈,并不适合呆在宮中,他甯願讓她出宮。他起初還有一些惦念,随着時間推移,慢慢忘卻。

這些年,他已經很少想起她了。

太後去世了,趙貞想起她,招來惠音,詢問她的近況。

惠音說:“她塵緣未斷,心不在佛門。”

趙貞問道:“師父怎知她塵緣未斷?”

惠音将她在寺中的事說了,包括與一男子相知幽會的事,趙貞聽的有些怅惘。他本以為她入了佛門,能夠平平靜靜,安穩度日,不用再卷入宮廷的争鬥。卻不想是這個結果。

趙貞說:“朕想接她回宮,不知師父認為可否?”

惠音說:“她塵緣未了,牽絆太多,留在寺中也是痛苦。她當初本就未剃度,她若想還俗,佛門也不能強留。”

魏貴妃得知趙貞的心意,特意勸阻他。

她在宮外,頗有些绯聞,聽起來是個不安于室的女子。魏貴妃特意向趙貞提起:“我聽人說,她這些年在宮外,與一男子有私。陛下若将她接回宮中,恐惹人非議。”

趙貞遲疑了一下,說:“人非草木。青春女子,幽居獨處十載,縱有男女之思,也是人之常情。”

趙貞說:“她本不欲出家,硬拘在寺中,太過殘忍。而今太後也已經去了,還是讓她還俗吧。”

魏貴妃說:“皇上既然不忍,想讓她還俗,何不為她另覓婚嫁?可挑選京中适齡男子,将她嫁與,也算是成全她。何必非要還宮?”

趙貞聽了,卻沒有說話。

他沒有采納魏貴妃的建議,等到太後喪期滿一年,趙貞下旨,接她回宮,并賜予她封号昭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