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每每老國公爺見她這樣,反倒是笑着安慰她:“這龍生九子,還各有不同呢。所以你也别太傷心了。何況,老三平日裡雖不着調,可除了性子風、流,倒也未有什麼不好的嗜好,未真的闖出什麼天大的禍事來。”
“你想想,他若是嗜、賭成性,或者喜怒無常性子暴虐,亦或是和别的纨绔子弟一樣,仗勢欺人,欺壓良民,你可不得更加頭痛。而且到時候就不僅僅是頭痛了,說不準你還得為了他求到皇上面前,往大理寺撈人呢?”
老國公這番話說下來,大長公主直接就給逗樂了,伸手掐了掐老國公的胳膊,佯裝生氣道:“你真是老不正經,有你這麼哄人的嗎?”
可也因着這事兒,等老國公爺去了之後,大長公主雖還是有無數次覺着三老爺不着調,卻也未曾真的責罰了他。反倒是對三太太存了補償的心思,如此三房也還算是安穩。
所以,聽着吳嬷嬷提起三太太對顧潆的敵意,大長公主暗暗歎息一聲,開口道:“我老了,也管不了那麼多事情了。”
吳嬷嬷侍奉大長公主身邊多年,哪裡能不知道,大長公主嘴上說是不願意管這些瑣事。實際上,應該是存着曆練顧氏的心思呢。
顧氏畢竟是世子夫人,自然是要好生曆練一番,才配得上世子爺的。
這樣想着,吳嬷嬷笑着道:“殿下,這世子爺還未大婚前,外頭把世子夫人傳的那般不堪。可見傳言未必就是真的。便是奴婢瞧着世子夫人方才那沉穩落落大方沒有一絲怯場的樣子,都有些驚訝呢。”
吳嬷嬷不知道的是,上一世顧潆為了配得上這信國公府的世子夫人,跟着宮裡的教導嬷嬷學過多少規矩。何況她還是重生一世,原先讓她膽怯的事情,她怎麼着都該學會應對了。
聽着吳嬷嬷誇顧潆,大長公主殿下笑道:“你當我為什麼會答應這門婚事?早在顧氏的身份傳的滿城皆知那會兒,我就差人調查她了。這孩子,是個苦命的人,卻不失善良的本性,性子瞧着也格外的沉穩。所以我便想着,這姑娘未必就不适合硯青。就硯青那清冷的性子,若取回榮昭郡主那樣性子的人,後宅可要亂了。”
吳嬷嬷知道大長公主言語間有調侃的意思,可她更知道,大長公主這麼說,看來确實也是看好顧潆的。
她剛想接話哄自家殿下開心,卻在這時,有丫鬟進來回禀道:“殿下,吉安過來了。說是世子爺的意思,想請吳嬷嬷親自挑選兩個丫鬟往世子夫人身邊侍奉呢。”
這丫鬟說完,便把窦氏派了身邊的丫鬟折秋和折冬給顧潆的事情也一并回禀了。
吳嬷嬷聽着丫鬟的回禀,半晌才回過神來,笑着對大長公主道:“殿下,世子爺慣是清冷的性子,按說不該是插手内宅事情的性子。可世子爺既然插手了,可見多少有些護着世子夫人的意思。”
吳嬷嬷之所以這麼說,實在是她也拿捏不準,世子爺到底是生氣窦氏插手他院裡的事情,借此讓窦氏知道分寸,所以動了怒。還是說,比起這個,他更多是想護着顧氏。
吳嬷嬷也算是自幼看着陳硯青長大的,往日裡便是她瞧着世子爺都有些太過于清冷了,所以想到若顧氏真的能讓世子爺動容半分,日後世子爺房裡能有個知心知意的人陪着,這可是一件難得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