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來了。”
趙奶奶手中拿着幾雙筷子,趙爺爺跟在她後面,一手端着一碗面,穩穩當當走進來。
“爺爺,我來。”
趙想小跑過去接過一碗面放在桌上,這時趙爺爺也把手上的面碗放在了桌上。
家中擺着的是最普通的八仙桌,三個人一個一方,在寬敞的座位上坐着就是舒服。
“吃吧!也是今天時間緊了點,下午去鎮上人太多,不然就去割塊肉回來吃了。不過沒關系,今天沒吃上,明天爺爺再去割。”
因為兒子是烈士,他和老伴每個月都有各種各樣的票從公社下發到他們手中。
所以除了錢,他們老兩口也不缺各種票,他們又不是那種大手大腳的人,因此手中各種票很是攢了一些。
除了一些快到期的票外,大多數票都夠他們一家三口,一整個月天天吃肉吃面條餃子了。
不怪老兩口這般有底氣,而是身為烈士的家屬,上面對他們格外地照顧,因為每隔半年上面還有電話打過來詢問兩位老人的情況,由不得他們怠慢和忽視。
“謝謝爺爺,肉就不用了,雞蛋挺好吃的。”
趙想夾起雞蛋咬了一口,明明他不饞的,可不知道為什麼,吃了一口充滿了油香味的雞蛋後,他嘴中的口水都多了起來。
啊,這肯定不是他的原因,是原主太久沒有吃過雞蛋和油,所以才饞的。
不過這糧食和蟲子喂出來的雞蛋是真的很香啊,比他沒穿越前吃的糧食雞蛋味道還要濃。
這才是正宗的土雞蛋吧!沒有任何飼料和藥物喂出來的雞下的蛋,真香啊!
幾口一個雞蛋就下了肚,然後趙想才開始吃面條。
面條也很香,裡面還有蔥花,油是豬油,還有幾根青菜擺在上面。這樣一碗面,在大城市裡少說也得一二十塊錢一碗。
面條雖然是機器壓的,但是面粉卻是純正的麥子磨出來的,味道比他在穿越前吃的面條口感好多了。
味道更不說,還特别的勁道。
一碗面條趙想連湯都沒放過,全裝進肚子裡了。
“想子,不夠奶奶再去下碗面給你。”
見孩子連湯都喝得幹幹淨淨,趙奶奶怕孫兒沒吃飽趕緊說道。
“夠了奶奶,我吃飽了,從沒有這麼飽過。”
趙想這話不是客套,雖然以少年人的胃口來說,一碗面條應該是不夠的,但這是七十年代啊,能吃飽的人家戶還是挺少的,大多數人在農閑時都隻吃半飽。
原主更别說了,就連農忙的時候都沒有吃飽過,他每天吃的食物頂多讓他餓不死,想吃飽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個原因,原主的食量比同齡人要小一些,所以一碗面條别的少年不夠,但是對趙想來說已經很飽了。
“真的嗎?沒騙奶奶?”
“真的,奶奶我肚子都飽了。”
趙想為了讓他們相信自己是真的吃飽了,還把外衣撩了起來,讓他們看到自己鼓起來的胃。
“那好,以後要是吃不飽,記得跟爺爺奶奶說。”
見孩子沒說謊,兩老放心了。
怕孩子在家裡不習慣委屈自己,還是叮囑了一句。
“是,孫兒記住了。”
趙想笑着應道。
洗碗的活趙想搶着做。
“爺爺奶奶,我來我來。”
趙想阻止兩位老人收碗的動作,他麻溜地把碗收進廚房,又用熱在鍋裡的面湯先把油燙了,再用熱水清洗兩遍就好了。
這個時代沒有洗潔精,一般沒多少油的碗筷都是用熱水或是冷水洗的。油多的碗筷就用草木灰搓幾下,一樣可以洗得很幹淨。
兩老人站在廚房門口,看着趙想幹淨利落的動作,心裡又是一陣心疼。
這孩子平時肯定沒少幹,不然好好的男娃子幹活的動作不可能這麼麻溜。
要知道和他同齡的男孩子,哪怕家裡的活要幹,也不可能像他這般利落。
有着原主所有記憶的趙想,幹起活來确實很順手,主要是身體已經形成記憶了,哪怕換了芯子,趙想也沒打爛一個碗,而是很順利地把所有活都幹完了。
除了碗筷,還有鍋這些都洗得幹幹淨淨,鐵鍋裡的水也用絲瓜絡捯饬幹淨了。
鐵鍋裡不能留水,又用幹淨的紗布把整個鍋都擦一遍,保證鍋裡沒有一滴水,這樣鐵鍋就不會生鏽了。
鐵鍋要保養,偶爾還要用豬油抹上,這樣才不會容易壞掉。
現在不同後世,買口鍋都需要票,又是難得的鐵制品票,哪怕是爺爺奶奶手中也沒兩張,因此大家都格外重視家中的鐵鍋。
鋁鍋好一點,不怕水,也不會起鏽,隻要不可勁地造,一般沒那麼容易壞。
把趙想把廚房收拾好,又去看了一下竈,見裡面确實沒有火星,這才端着油燈出來。
“爺爺奶奶?”
剛才一直忙着廚房裡的活,都沒留意到兩位老人在門口站着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