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夫人與莫氏母女共度良久,眼瞧着快到用午膳的時刻了,莫母适時提出告辭,高夫人挺了挺酸澀的腰,點了杏雛伴二人返回下人房。
途中,莫婤嘴甜,求着杏雛帶她們繞路熟悉一下高府,以便日後來往無礙。
莫母心細如發,自荷包中掏出一把叮當作響的銅錢,塞進杏雛手中,笑意盈盈,眼中盡是感激。
杏雛跟莫婤還算并肩作戰過,本就對她好感頗深。
又目睹這對母女深得高夫人青睐,還不失禮數,心中暗贊,毫不猶豫應允。
沿途之上,特意繞行數條隐秘路徑,幾乎踏遍了日常必經之所。
邊行邊語,悉心介紹高府概貌。
高府是個四進深宅,還帶了個東跨院。
入門之處,乃高府前院,住着高老爺和高大人。
然,随着高老爺赴任洮州四品刺史,此地便多是高大人獨自住着。
沿中軸線前行,穿過一道精巧的垂花門,便進入了高老夫的正院。
第二道垂花門後,則是高夫人的居所,布局、置景無一不精美雅緻。
走到底,是仆役們的下人院,院裡是一排排後罩樓。
杏雛沒有直接引她們入下人院,而是又帶她們拐進了東跨院。
東跨院精心打造成了一個繁花似錦的園林,曲徑通幽,一步一景。
幾座小巧的院落錯落其間,是高府妾室們的居住之所。
逛完院子,回來的路上杏雛又接着介紹起高府正經主子。
府中的主脈清晰,卻也藏着諸多微妙的平衡。
“高老爺常年在外,高老夫人便是這位府中地位最高的。
然,她終日念佛,管家之責全然交付給了高夫人,非大事不得出。”
莫婤心中暗自接嘴:懂了,那高夫人産子是大事了,就是不知道其他妾室産子是不是大事。
“高大人身邊除正室高夫人外,尚有四位妾室及若幹通房丫頭。
平日間最是尊重夫人,夫人管理後院任何大小事務,他都不會插手。”
懂了,甩手掌櫃,不過不亂插手偏幫還算沒完全昏了頭。她在心中繼續吐槽。
介紹完高府主子,又細述高夫人院落内的丫鬟婆子道:
“四名貼身丫鬟,分别為我(即杏雛)、秋塘、憶梅、袖蓮,均享一等俸祿。
此外,四位管事婆子——鄭媽媽、周媽媽、趙媽媽和張媽媽,同樣位列一等。”
杏雛介紹的這般詳細,此舉動,她自有考量。
這些信息早晚會被莫家母女獲知,倒不如現在賣她們個好,日後有事也能多份人情。
但這些名字與職位,對于初來乍到的莫家母女而言,是一本複雜的人物譜系圖,一時難以消化。
察覺到莫氏母女腦中已打結,杏雛适時地調整了叙述節奏,暫時略過了那些二等、三等丫鬟,畢竟未來都能漸漸熟知。
介紹完丫鬟,她轉而強調道:
“夫人最是寬容大度,隻一點,容不下背叛。”
言語間,意有所指道,語氣中還有些憤恨。
莫氏母女默契地交換了一個眼神,看來另有隐情啊,她們也不多嘴,隻靜靜聽她說。
她卻不再談及這個話題,話鋒一轉道:
“你們剛搬來,所需日常物什盡可向趙媽媽問詢。
她是夫人院中,采買和管庫房的管事媽媽,尋常所需皆可找她,或補缺,或購置都可。”
繼而又雲:“夫人特示,你們無需每日晨昏定省,侍奉左右。若有急務,自會遣人召之。
飲食方面,早午晚三餐,均有專人送至下人院,不過待你們熟悉後也可自行去大廚房提。”
瞧了瞧四周,她低聲對莫氏母女道:
“每日菜的樣式可多了,雖然份例固定,但去得早有的挑,送到下人院的都是哪樣剩的多些,便送了。”
說罷,還對莫氏母女揚了揚眉,一幅除了你們,我誰都沒說過的模樣。
莫婤忙低首望地,怕臉上沒憋住笑,惹她惱怒。
而一旁的莫母,見狀卻很是上道,點點頭,同她一般環顧四周,随即從袖中又抓了一把銅錢塞給他。
整個動作猶如行雲流水般順暢自然,毫無破綻。
剛擡首,便目睹這一切的莫婤,不禁再次低首,忍笑的同時,也在反思自己,看來還是她修煉不夠,這些都是人情世故啊!
自高夫人院中邁出,曆時半個時辰,他們終是轉回了下人院。
步入下人院,後罩樓方呈現在眼前。
莫氏母女昨日隻大緻瞧了她們的屋子,未曾仔細打量這後罩樓。
往裡走去,才覺其構造精妙。
後罩樓,雖為兩層,卻有兩排,每排又有大大小小十餘間屋子。
普通丫鬟婆子或是兩人同居,甚或四人擠上一屋,唯有地位較高的管事或食客,才能獨享居所。
莫氏母女的屋子,位于第一批後罩樓,最邊上的一間,将屋子的三把銅制鑰匙給莫母後,杏雛便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