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年紀小朝中官員都還未見過,隻能從他們身着的補服同頭上的頂戴花翎大緻猜出他們的品級。
“奴才/臣參見太子殿下。”
衆官員齊齊對他行禮。胤礽擡手示意免禮,而後側身後退幾步讓出路來,小手扒住殿門,探頭探腦的看着龍椅上緊鎖眉頭的康熙。
“在外面做什麼?進來。”康熙沒好氣的放下手中奏折,略展了眉頭朝胤礽招招手。
胤礽揚起笑,幾步跑到康熙身邊,手中寫好的大字在他眼前晃來晃去。康熙揚了揚下巴,示意他繼續。
胤礽踮起腳尖,費力把宣紙完整的鋪整在禦案上,拽了拽康熙的衣袖示意他檢查,而後乖巧的站在一側揚起小臉笑眯眯地看着。
康熙暗自好笑,紙上的字雖算不得上品,但依胤礽的年歲也已是足夠,隻是......他掃過看似乖巧實則等着自己表揚誇獎的胤礽,清了清嗓把胤礽召到身邊。
“保成覺得自己很不錯?”
胤礽點點頭。
“你看看你的字,綿軟無力,毫無風骨,哪裡不錯了?”康熙敲着桌案恨鐵不成鋼,一國太子怎能如此驕傲自滿。
“汗阿瑪,兒臣還小。”胤礽理直氣壯
“五歲了,明年就該正式入學了,還小?”
胤礽點頭,絲毫不覺得虧心。一把抓住康熙的袖子晃來晃去,“汗阿瑪,你就誇誇兒臣麼,有了您的誇獎,兒臣才有動力變得更好!”
“合着朕不誇你你就不能變好了?”
“那也不是,隻是沒有更好。”胤礽小聲道,他搜索着腦中的詞彙,突然眼前一亮,“這叫做,事半功倍!”
康熙意味不明的哼了聲。
“汗阿瑪,烏庫媽媽都誇我了呢!”胤礽持續撒嬌。
康熙挑了挑眉,看着胤礽身後翹起的小尾巴,忍不住手癢想給揪下來。
“汗阿瑪要是不誇的話,那......能不能看在兒臣這麼優秀的份兒上,給兒臣一個獎勵。”胤礽轉了轉眼,語出驚人。
康熙了然,果然太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好整以暇地看去,十分好奇這小子的“山水之間”是什麼。
“汗阿瑪能不能帶兒臣出宮轉轉?”
“你想出宮?”
胤礽點點頭,眼中盡是向往。
康熙一怔,擡目看向殿外四方的天地。紫禁城雖好,富麗堂皇衣食不愁,但卻也被束縛了自由,不如宮外自在。他不禁想起自己幼時,也是格外喜愛宮外的世界,每年生辰收到最開心的禮物便是獲準去宮外看看,後來發了天花去五台山養病,等到天花痊愈卻也失了機會,肩上的責任将自己困在這紫禁城四方的天地間。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用家國大義為束縛,将自己牢牢鎖在名為紫禁城的“囚籠”中。
“《論語》學到哪了?”
胤礽想了下,報出自己的進度。康熙點頭,沉吟半晌飛快的抛出幾個問題,示意他解答。
“兒臣若都答上來,汗阿瑪就帶兒臣出宮?”
康熙颔首,“你若錯一道,加十張大字。”
胤礽一笑,略思索片刻,把康熙剛剛提出的問題一一解答,他的答案很是新穎,不止有書本中的答案和前輩們的講解,還包含了他自己的見解,甚至還深入地抛出幾個問題同康熙探讨,述說着自己的不解并詳細的列出數個另類的思考之法。
他講述時神采飛揚,全然瞧不出半分貪玩的少年心性。
康熙滿意地點頭,對胤礽所提出的大膽思考也不一味的抨擊貶低,而是耐心與他探讨或者順着他的思路進行另一種不同的猜想,愈是交流便愈是發現胤礽的聰慧和思維發散的本事,對他也是愈發的滿意。
父子二人讨論了許久,方意猶未盡的罷了手。康熙看了看外面漸暗的天色,低頭對上胤礽發亮的雙眼,勾唇一笑,“今日不行,過幾日汗阿瑪帶你出宮。”
胤礽一愣,也不在意,總歸有了帝王的一份許諾,過幾日便過幾日吧。他跪地謝恩,孺慕的目光落在康熙身上,滿是崇敬。
“汗阿瑪是世界上最好的阿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