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應在思考一個問題。
上帝在創造瓦連京·伊格納季耶夫的時候,是不是有什麼成分忘記添加了——比如說情商什麼的?
不僅自己情商堪憂,解讀他人情緒的能力也很糟糕,閱讀表情負一百級選手……沈應在心裡瘋狂吐槽,因為現實中的他已經在伊格納季耶夫幼兒園老師式說教下乖乖地把外套穿上了。
……不!才沒有哪個幼兒園老師會像伊格納季耶夫這樣!幼兒園的老師,都是又溫柔,又親切,又體貼——最重要的是絕對親和力點滿、超級讨人喜歡!
“我想伊格納季耶夫是想說你還有兩次機會。”斯托羅納克清了清嗓子。看得出來他真的有在努力圓場。“你看,我之前在5米63的第一次試跳不是也觸杆了嗎?别在意,隻是一次失敗而已,那沒什麼大不了的。還有兩次機會呢,隻要最終能跳過就夠了不是嗎?”
“而且你已經突破自己的最好成績了。”斯托羅納克說着,特意用上一種振奮又誇張的贊歎口吻,“超越自己就非常棒了,沈!”
“謝謝,凱裡。”沈應朝斯托羅納克感激地笑了笑。不是為了他的安慰,而是感謝斯托羅納克将他從伊格納季耶夫過于獨特的友善中拯救出來。“其實我不是因為這一次試跳失敗不高興。我隻是覺得自己犯了不應該犯的錯誤。”
“噢,我明白。”斯托羅納克會意的點點頭,“這确實會讓人感到沮喪,因為你知道自己原本可以做得更好……”
“你犯錯了,原來你已經發現了啊。”伊格納季耶夫突然開口打斷了斯托羅納克的話,“這很好,我剛剛還在想要不要提醒你動作上的問題。”
“……所以就會對自己感到不滿意。”斯托羅納克神色自然地繼續之前的話。他就像是身邊根本沒有伊格納季耶夫這個人一樣,完全忽略了伊格納季耶夫的存在。“不過沈,大家都會犯錯誤,就連阿蘭也會,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世界最棒的撐杆跳運動員之一。”
再用阿蘭·羅斯托的例子鼓勵完沈應後,斯托羅納克又跟沈應講了幾句話——總之基本都是在讓沈應别太在意上一跳的失敗和失誤,把注意力放到之後的比賽上。
不過斯托羅納克也沒能和沈應聊太久。沈應之後的下一位選手就是斯托羅納克,他也是5米73第一輪試跳最後一個比賽的選手。
明明很快就要輪到自己比賽,卻還是為了安慰他而跟他說了這麼多話……斯托羅納克和很多選手都能成為關系不錯的朋友真的很正常。沈應心想。他的行事确實很讓人喜歡。
“我也可以。”伊格納季耶夫蹲下身體,自下而上地看着座位上的沈應。
“啊?”伊格納季耶夫冷不丁突然來這麼一句話,沈應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什麼?”
“安慰你……”伊格納季耶夫有些不确定的說,“或許你需要一個擁抱?”
沈應抿了抿嘴,試圖控制住自己的表情,不過最後還是沒忍住笑了出來。
“喂,瓦連京。”他身體略微前傾,湊近了伊格納季耶夫,“你是不是特别喜歡我?”
這是沈應第一次參加成人組的比賽,在此之前,和所有其他參賽選手都不認識。其他選手對沈應的态度是什麼樣的呢?不主動,不交流——因為才第一次見,根本不熟。斯特羅納克和伊格納季耶夫是唯二的兩個例外。
斯托羅納克對誰都很熱情,參加國際田聯世界田徑挑戰賽大阪站男子撐竿跳比賽的十二名選手,有一大半都是他的好朋友。但伊格納季耶夫不一樣。
和斯托羅納克善于與人交往,也喜歡與人交往的性格不同,很輕易就能看出來(因為真的很明顯),伊格納季耶夫并不是這種類型。
在本場比賽的參賽選手中,并沒有什麼和他關系特别好的人。伊格納季耶夫一直獨來獨往,不曾主動和别的選手互動,也沒有誰來跟他互動。就連同國的前輩貝茲魯科夫,雖然伊格納季耶夫和他坐在一起,但從比賽開始到現在,兩人也沒有怎麼交流過。
從伊格納季耶夫的表現來看,他應該是那種不喜歡跟别人交流,甚至,或許就算别人主動也未必會回應很多的類型。然而伊格納季耶夫卻幾次自發的來找沈應說話,不僅如此,在兩個人的交流中,開啟話題的那個人基本都是伊格納季耶夫。
這樣特殊的區别對待,很難不讓沈應得出一個結論——就像我很喜歡貝茲魯科夫先生、想要認識貝茲魯科夫先生一樣,伊格納季耶夫似乎也很喜歡我、很想要和我做朋友。
沈應對這種情況并不是完全沒有經驗。
當初魏期就是特别喜歡他、特别主動的想和他打好關系,最終他們也确實成為了好朋友。包括在後面認識的傅海之也是。沈應知道海媽可愛他了,他們三個是隊裡關系最好的親密友人。
伊格納季耶夫站起身,在沈應旁邊坐下。
“我主動和你交換名字。”
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蒼白的面頰浮上兩抹淡淡的紅暈。
“嗯,你主動和我交換名字,所以……?”沈應微微側着頭,好整以暇地打量着他,并不打算接受這個根本不算回答的回答。
伊格納季耶夫沉默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