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清穿之七福晉的幸福生活 > 第18章 第 18 章

第18章 第 18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寶敏見一切穩妥後,心裡面才稍微安定些,坐下來聽着院前傳過來的喧鬧聲,沒有說話。

如今在的地方是乾東五所,不是副都統府。

寶敏沒來得及感慨,就想起前些日子莊子上的管事派人給自己送來了一封信,但她那時候正受着教養嬷嬷的管束,沒過幾天又忙着成親,沒時間看。

這會子成親空閑下來,一時找不到事情做,倒是能夠靜下心來處理。

寶敏喚來楊梅,讓她取來帶有自己私印标志的信件,拆開漆印看信。

管事在信裡面将莊子上面的事情一一做了總結,尤其是去年培育出來的西瓜種子賣出去給農民後,今年進行回訪記錄發現産量更多、品質更優。

冬天上來京城購買西瓜種子的商人也紛紛回信拜訪,希望今年冬天能夠繼續留些種子給他們帶回去南方售賣。

管事說:“按照先前的約定,這些商人在南方售賣的寒瓜種子價格隻比普通的瓜種子貴上幾十個銅錢,并沒有暴利。”

除此之外,管事還帶來了好消息。

先前寶敏要他去浙閩一帶找的多果之物,也已經找到,多次周轉,他們才在浙江鄞縣找到。詢問過當地百姓後,确認就如寶敏所說,埋土可長,一藤多果,卵熟如拳、小臂大。

當地人說是一個叫徐瑗的人從福建帶過來的,還熱情地教他們怎麼種植,剛開始沒有人相信徐瑗的話,但真正種植到土地裡,生長出來後,這個被他們稱為“金薯”、“番薯”的東西,成果率高得吓人。

已經成了浙閩一帶農民熟知的農作物,以此填飽肚子。

寶敏看到信中說到番薯,心裡面難得激動!

她十歲那年也曾拜托管事找人去浙閩一帶搜尋,但無疾而終。可能是因為年紀輕,說番薯的産量一藤結幾十個果子,聽上去就像是白日做夢,無人信服。

管事委托的南方友人也當她是閨中小姐,不知民間疾苦,糊弄糊弄便過去了。

古代信息流通不夠發達,清朝的版圖并不小,番薯從萬曆年間就流傳進來,直至乾隆年間才被發揚開來。

寶敏可坐不住。

系統也是極為謹慎的,商店裡面有關番薯的兌換位置是灰色,表示沒有辦法兌換解鎖,當寶敏點着它,就會得到一連串的文字提示。

大意就是這玩意在清朝還沒有完全傳播開來,知道的人少之又少,沒有辦法兌換品質更好的紅薯種苗進行耕種。

寶敏:“……”

有時候大家閨秀的道德修養真的很容易在一瞬間灰飛煙滅。

這下找到紅薯,寶敏就能夠将陳氏家族推廣紅薯的事迹提前,不至于去到乾隆十九年,等山東膠州大旱去了,中間讓那麼多無辜的百姓餓死。

甚至寶敏自己還能夠利用系統對紅薯進行相應的改良,這個改良估計比西瓜要更簡單。

畢竟陳氏家族掌握着紅薯的種植方法,算得上這方面的專家,寶敏隻需要将好的種苗混入其中,他們自然知曉之後要怎麼做。

至于寶敏要尋的土豆和番茄,仍然沒有消息。辣椒也隻是聽聞在川貴地區已經有少數人開始食用。但管事派去的人水土不服,腹瀉嚴重,至今未能下床。

寶敏一一用筆墨劃了橫線,讓楊梅将自己的專用的開花紙拿出來,研墨,坐在小桌前認真回信。

對管事的彙報,她很滿意。

過些日子等她有空便去莊子上逛逛,順帶分賞衆人。

土豆和番茄的找尋仍要繼續,不易操之過急。

出差川貴地帶的小夥多寄些銀錢過去,找些好的大夫瞧瞧,千萬别因為這點小事就把自己的命給搭進去。最重要的是要安撫好他的家人。

寶敏寫起信來,偶爾能夠感受到義務教育在她身上磨滅下來的痕迹——無論寫什麼,八百字起跳,一千字收尾。

洋洋灑灑,一堆廢話。

好比乾隆作的大多數詩,沒啥内涵,還浪費紙張筆墨。

寶敏不舍地将信件收尾,剛晾幹,塞進信封裡,準備明天讓人送到莊子上去,就聽到外面傳來腳步聲和斷斷續續的說話聲。

外頭,劉進喜一手扶着自家走路都踉踉跄跄的主子,一邊還得應和着主子的話,“是是是,今兒是主子的大喜日子,走穩當些,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老……老爺子是不是……是不是根本瞧不起我?”胤祐喝得伶仃大醉,說話都含糊,腦子卻記着方才衆位兄弟的神情,一遍遍在眼前回閃,揮之不去。

胤祐又哭又笑,胸口壓着一股難受勁兒說不出來。

今天是他大喜日子。

五哥成親當天,還有老爺子的恩典,特意讓太子作表率帶了祝語,可輪到他,就什麼都沒有。

年紀大些的兄長坐在下面一言不發,瞧着他的眼神像是在看一個傻子。

胤祐明明心裡惱火,卻被四哥五哥壓着,“萬事不可沖動。”

可越是壓着,胤祐心裡面越是氣不過。

如果自己的腿是好的,老爺子是不是就能給自己幾分好臉色看?

那個位置,他是不是有能力争一争,哪怕他知道争不過……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