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菱對于蠟燭和肥皂在當地的價格不是特别了解,當時何菱查了查肥皂的價格提前将定價想好了。
拿出自己的新鋼筆和紙,标注上去:
一塊肥皂/五根蠟燭/一斤白糖:
一個榴蓮或菠蘿蜜
五個雞蛋
二十個山竹、火龍果或石榴
五斤猕猴桃、葡萄或芒果。
何菱帶來了五支鋼筆和一堆本子,本子打算送一個給之前的大娘家和現在的王嬌家,鋼筆打算這回再換一個木推車方便
幹菌子這次預定,但是數量有限,并且自己隻拿白糖換,他們想換别的自己找人商量。
其實何菱有想過要不要帶衛生巾過來,不圖賺多賺少,就是給女性朋友們提升一下生活質量,這還是上次自己來的時候知道大娘家女兒正在來例假,但用的是塞滿草木灰的月事布!!!
但第二天何菱在第二次見村長湊單給自己闆車的時候,瞄到他們的報紙,是在七零年代,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到了本世界之前的村子,但何菱回來了解到,一直到八零年代華國才開始生産衛生巾。
這要何菱怎麼幫助村裡的女性,沒辦法,何菱最後也隻想到給村裡讀書的小孩家裡都可低價換購一個本子,必須要讓讀書的小孩本人使用,否則以後兌換産品的價格上浮三成。
知識改變命運,隻能給以後的姑娘們多争取一點點資源了。
本子隻需要三個山竹就能換一個,正好讓王嬌在邊上核對信息,誰家有幾個小孩,可以換幾個本子
其他室友有讀研的有去一線城市工作的,何菱作為唯一一個留在學校本地工作的,找到房子之後,室友們幫忙将何菱認為所有可以留待發揮作用的物資全部搬運過去了,還收留了其中一個室友在自己的房子裡過度幾天。
何菱手上有的不僅是自己用剩下的本子,還有四位室友的,實際上何菱自己留下的本子不多,非天賦型學霸,絕對是本子消耗大戶。
集齊了全寝室的存貨,大概也就六十來本,何菱給自己留了五本,剩下的全部帶過來了,昨天問了王嬌村裡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生有多少人,王嬌擺着指頭算了半天,大概四十來個?
有幾戶雖然戶口還在村裡,但人已經到鎮上生活了。
何菱帶過來的時候特地将封面和封皮撕掉放到家裡等待回收的廢紙堆裡,跟村裡直接說是處理品,不能留廠家的任何信息,不然就不是這個價了,剩下的本子何菱也不好賣,看到時候能剩幾個,到時候當做自己的贊助,給村裡中學生考得好的女生當獎勵。
為什麼沒有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