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接着,拉着王嬌一起把住門口,說一次隻能放二十個人進去,出來五個再進五個。
這也是何菱剛剛臨時想出來的注意,當初和室友在市中心最奢侈的商場看到那些奢侈品店門口排隊的時候還感歎大城市有錢人真多,沒想到一轉眼,自己就“開了”這個村莊的第一家“奢侈品店”。
不過更貼合時代背景的話,說不定叫“友誼商店”更符合,就是不知道這個年代的友誼商店存不存在限定商場客人數量的操作。
好在村長趕來的及時,原本群衆還有些不滿騷動,在村長發話之後也隻能配合,于是何菱在助手王嬌的幫助下開始瘋狂的銷售,因為來的人太多,何菱直接讓之前幫忙維護秩序的幾位大姐一起加入自己的銷售流程。
進門的人先跟接待的人上報自己的需求和交易物品,這裡其實會耗費掉很多溝通的精力,什麼東西什麼定價很多人都是聽說,來過之後才确定,這樣到了何菱面前就能直接将自己要什麼,交易什麼直接報出來。
何菱負責将對方需要的東西打包,這邊還有一個大姐核對清點對方的産品有沒有問題,之後何菱将産品交給對方,完成交易。
通過分工,交易效率非常高,基本上十分鐘可以進行一個二十人次的輪換。
中間偶爾有小小的插曲,何菱也能迅速判斷快速解決。
中間大家輪流去吃飯,何菱是抱着自己帶來的大饅頭一邊吃一邊交易,中午吃飯的時候何菱拜托帶頭的那位女村幹部讓人看看外面還有多少人。
對方說還是滿滿一個院子看不到頭,但是遠沒有最開始那種可怕的密集程度,任何人之間都歌者半臂左右的距離,大家情緒也比較穩定。
除了門口每五個人的進出輪換,村長直接讓當小學老師的愛人把自己經常給學生期末評語蓋章的姓名章用何菱給的本子裁剪後做了号碼牌,每個人領的号碼是區間号碼,0~50号,51~100号這樣的。
過号碼後,可以憑票進入下一輪,過後作廢。
雖然規矩有點複雜,但弄懂了人帶着其他人都去各自熟人家裡串門了,門口幹等着确實不好受,沒熟人也和一起來的朋友在村裡逛逛,沒來過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新鮮!
走累了就随便找個舒服的地方侃大山,時不時閑逛到那個什麼“等候區”看到他們的号沒有。
有商業頭腦的,已經開始在自己家門口擺攤了,一分錢,一碗水,可以續杯一次,加上幾個酸角,雖然都不值錢,但聊天哪有不口渴的,大家帶來的水都是勉強夠用,還有不少人連水杯的沒有,打算路上用野果解渴。
現在一分錢這麼少,能買個舒服,不能說不值當。
一開始村裡人還笑話人家掉錢眼裡了,但很快人家門口就坐滿了人,還找别家借凳子,有心思活絡,家裡位置也合适的,也效仿了起來,還提供更高端的水果拼盤。
一毛錢可以有四小碗水果同時喝水續杯4杯,芒果、葡萄、火龍果、菠蘿蜜、蜜桔、蘋果任選,芒果、火龍果和蘋果可以選擇切開或者不切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