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點四十分,劉景停筆,把文件夾妥善保管好後坐到了柳南絮面前,上來就一句:“稀客呀!”
柳南絮沒理他的打趣兒,開門見山直接問道:“你找莫甯幹什麼?”
劉景沒想到柳南絮會問得這麼直接,反問:“你為什麼不問她?就不怕我騙你?”
雖然不知道劉景找莫甯的原因,但是相比起莫甯,柳南絮還是比較相信劉景說的話。
“我有那麼不信學長說的話嗎?”
劉景點點頭,不得不承認,說:“這倒也是。”
劉景和柳南絮對于“謊言”的态度不太一樣。
柳南絮一般情況下懶得撒謊,因為沒必要,隻有在處理對自己極為不利的情況時可能會用這種手段。
而劉景這個人信奉那句“撒一個謊言,就要用無數個謊言來圓”,所以他根本不會撒謊,這次也一樣。
“你不用緊張,我沒想和你之間的關系再多一個‘情敵’,我找她是想問問你為什麼會選擇當心理咨詢師。”
柳南絮想反駁劉景前面的話,可是又覺得麻煩,隻問:“她怎麼說?”
“簡單來說,她不知道。”劉景趁機問,“所以你為什麼會選擇幹這一行?我看你每天工作這麼有精神,就像心裡面憋着一股勁兒。”
良久,柳南絮丢出了五個字。
“我也不知道。”
“小絮……”
劉景剛喊完,隔壁響起了敲門聲,二人之間的談話到此結束。
柳南絮離開後,劉景微微歎了一口氣,把眼鏡去掉,靠在沙發上閉目養神。
他相信莫甯說的不知道,同樣也相信柳南絮說的不知道。
關于柳南絮,劉景原本是不想摻和他這麼多事的,隻是随着工作時間的累積,柳南絮身上的沉重感越來越明顯。
劉景擔心柳南絮再繼續這樣下去人會垮掉,所以想盡量幫幫他,但是柳南絮不是很聽勸的人,隻能見縫插針地用話刺激他一下。
這幾天劉景好好回憶了一下,他和柳南絮初次見面的時候在讀研一,被人拿着一本資料書找上的時候,正在回複導師邀請同去聽講座的消息,所以他第一反應是拒絕柳南絮,沒想到柳南絮這人太執着了,隻好婉拒導師的邀請,“日行一善”幫大一新生的學弟答疑解惑。
起先劉景并沒有多麼欣賞柳南絮,隻是讨論了一會兒便發現柳南絮對所讀的專業有着濃重的熱情,并在接下來的聊天中注意到柳南絮身上很強的原則性。
他到現在都不得不承認,那個時候的柳南絮身上有着不可限量的未來。
轉變發生在什麼時候呢?
如果沒記錯的話,他應該是在研二上學期的時候,同一個時間線,柳南絮是在大二的上學期。
想到這兒,劉景從思緒中抽離出來,睜開眼摸出手機後,開始翻找和柳南絮的短信記錄,他記得有幾天柳南絮發了一些不知道在指向着什麼的短信。
這麼多年過去了,手機早就換了好幾個,劉景還沒翻幾下就到了頭。
當年的短信記錄沒能保存下來。
劉景又變成閉目養神的狀态,開始憑借模糊的記憶回想,隐隐約約中他想起幾個字眼。
大概是因為和專業對應,首先想到的就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之後就是什麼濃霧、小孩子、重大社會新聞……
劉景收到這些短信後追問了,但是柳南絮卻沒有再回複,之後二人見了面,柳南絮也沒再提起過短信的事,劉景更不好提了,隻是覺得柳南絮的身上開始背負着什麼。
不過他當時背負的東西不像現在背着的這麼重,這種情況,要麼就是當年發生的事一直在柳南絮心裡發酵,滾雪球一般地滾成現在這個樣子,要麼就是後來又發生了什麼,導緻情緒累積卻無法發洩。
劉景估摸了一下年份,是在五年前,然後坐到電腦前上網查找那個時候因為天氣引發的轟動性社會新聞。
一無所獲,并沒有什麼重大事件發生。
丢開手機,劉景起身走到窗邊望向馬路,心想:你心裡面放不下什麼呢?或者說,你是對誰心裡有愧?
不論是快速疾馳而過的車輛,還是懶懶散散的行人,亦或是枝頭搖曳的葉子,都無法解答劉景的疑惑。
如果不是隔壁有人敲門打斷了對話,劉景差一點就把最重的話說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