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蕭瑟,又是一年天涼時節。
在京城最熱鬧的朱雀大街上,昌平侯府的鎏金匾額已被官差摘下。雲水謠穿着一身囚衣,跟家人們一起被官差押出大門。
昨日,她還是高高在上的侯府千金,今日已成階下囚。寬大的囚衣掩蓋不住她單薄的身形,一陣秋風吹過,她打了個噴嚏。她下意識地想找手絹擦擦,卻回想起來自己家已經被抄,哪裡還有手絹給她用?隻能用衣袖勉強擦拭。
平時路過侯府不敢多作停留的百姓們,此刻全都圍在附近,對她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這昌平侯府怎麼抄家了?”
“聽說,是昌平侯在邊關打了敗仗,丢了三座要緊的城池,數萬百姓被匈奴俘虜,糧草辎重損失無數,還有幾個皇親國戚作為副将,也被匈奴人殺了。皇上震怒,下旨将昌平侯府削爵抄家,全家流放嶺南。”
“這可真夠倒黴的,誰能想到平日裡高高在上的昌平侯府,也會有這一天呢?”
“哎,你們看,那邊那幾位漂亮的小姑娘,就是昌平侯府的千金吧?可真是夠美的,流放了可惜了,不如嫁給我,嘿嘿……”
聽着這些議論,雲水謠怒火中燒,卻又無可奈何,隻能皺眉而已。她盡量把頭低下,把妹妹們的頭也按下,披散着頭發,遮住大半面容。
弟弟妹妹們跟在她身後,害怕地哭着。她将弟弟妹妹摟住,安慰他們:“别怕,有姐姐在。”
二妹怯怯地問:“姐姐,我們會死在流放路上嗎?”
“不會,姐姐會保護你們的。更何況,我們家未必到絕境了。”
“什麼意思?”
雲水謠沒有回答,隻因有件事她還不能确定。
正當她們被推搡着往前走的時候,忽然有個紅衣小吏舉着一份邸報,騎馬前來,行色匆匆,對那些押解犯人的官差道:“且慢!”
官差問道:“這位大人,因何攔住我等的去路?”
紅衣小吏道:“我是禮部的小吏,特來宣告本次女子科舉的結果。原昌平侯長女雲水謠,考中女進士第一名,我特來接她進宮赴瓊林宴。”
在場之人均十分驚訝,隻有雲水謠面色沉靜,仿佛早已預料到這一結果。
當今皇帝實行新政,要選拔幾個有才能的女官,因此舉辦了第一屆女子科舉。
女子科舉本是試推行,本次隻有高官之女、宗室貴女能參加,且要經過五次考試,考試内容涵蓋文學政事、天文地理、刑名斷案等種種知識,最終隻錄取三名女進士。
由于考試嚴格,且錄取名額少,參加的女孩也不多。其中大半還是沒多少學問,隻是來湊數的。
雲水謠從小勤奮好學,五場考試下來,自覺考得不錯,取得名次也在意料之中。隻是沒想到,自己竟能考中女狀元。如此一來,她就有保住家族的可能。
她對官差說道:“各位差爺,我既已考中進士,說不定聖上會赦免我的家人。還請各位差爺暫且等待,不要将我的家人押解上路。”
官差們也客氣了許多,道:“雲大小姐别擔心,我們會讓你的家人進府等待。等皇上赦令一到,我們便會離開。”
雲府的家人們都滿懷希冀地看着雲水謠,臉上閃着劫後餘生的喜悅。昌平侯雖兵敗丢城,但雲水謠身為夏朝第一個女狀元,想必在皇帝心中還是有點分量的,也許她真能求到赦令。
雲水謠安慰了家人幾句,便随着禮部小吏騎馬入宮。
大夏皇宮分為外宮和内宮,内宮是妃嫔們居住,外宮是皇帝接見朝臣、舉辦宴會地方。
雲水謠來到外宮,随着内侍一路來到舉辦瓊林宴的太和宮。
由于本次中舉的女進士隻有三人,宴會的規模不大,隻有一些高官重臣在場。他們看見雲水謠,眼神各異,有敬佩的,有鄙夷的,有欣賞的,有防備的,難以盡述。
有幾個官員在竊竊私語:
“雲家不是抄家了嗎?”
“是啊,可是雲家大小姐就在抄家的同一天考中女進士,還不知道雲家命運如何。”
“難道就因為雲水謠考中進士,就能赦免她父親的罪不成?”
“皇上還沒說什麼,昌平侯府未必能得到赦免。”
“可是皇上允許雲水謠來參加瓊林宴,便是擺明自己的态度了。”
“真不公平,昌平侯損失了三座重要的城池,難道便要這樣輕輕揭過嗎?”
“反正我不能接受,我表哥跟随昌平侯去邊關打仗,本是為了立些戰功,回來方便升官,可是由于昌平侯的錯誤決策,我表哥死在了戰場上。我真希望雲家永不翻身。”
“你們說,雲水謠真是靠自己考中的女進士嗎?女人不可能這麼聰明吧?”
“對啊,從來沒見過這麼會讀書的女人,我想她一定是用特殊的方法作弊。”
雲水謠聽力不錯,把這些議論都聽了進去,心中百感交集。然而,她面上卻不能表露出什麼。有人來向她敬酒祝賀,她微笑着回應,保持着得體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