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朝堂之上,光有仁德是不夠的,還得有手段,有可用之人。因此,這些年我為太子收攏了董大夫等人才。雲大人若願意,也可以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雲水謠道:“十日之内,我必有答複。”
“請自便。我讓人送你出去。”
他吹響了手邊的竹笛,有四名暗衛飛身進來,朝安正則跪下。
安正則道:“你們送雲大人出去,送到杜羽将軍身邊便可。”
“是。”
雲水謠原路返回,四名暗衛在暗處保護着她,并不出現在她面前。
沒走多久,就見到了杜羽。
杜羽問道:“今日感覺如何?”
雲水謠道:“董大夫果真厲害,我跟他聊完之後,覺得身體好多了。”
雲水謠想跟杜羽聊一下剛才的事,又不知道怎麼開口。
眼看着就要走回馬車了,一旦進了馬車,有丫環在場,雲水謠要說什麼就不方便了。
因此,她停了下來。
杜羽問道:“怎麼了?”
雲水謠道:“杜長史是特意帶我來見董大夫的嗎?”
她這話問得奇怪,本就是因為她身體不好,所以杜羽才帶她來求醫的。
但她問的是第二層意思:杜羽是不是事先知道董大夫是太子一黨的人,所以特意帶雲水謠前來,好讓安正則招攬雲水謠。
杜羽聽出她的意思,解釋道:“我以前隻知道董大夫是個良醫,卻不知他是安正則的人。剛才董大夫來跟我說,他家主人想見你一面,并出示了安正則的信物,我才知道他口中的主人是安正則。董大夫沒有細說安正則找你做什麼,但我也猜到了。
我并未阻止這場會面,是因為我想讓你自己選擇要走的路。你在朝為官,沒有可以依靠的勢力是很難的,除非你不打算升官。但我知道雲大人心懷大志,恐怕不能止于司馬一職。
成為太子一黨,固然兇險,但太子也能助你實現理想。當然,你若是不願,我也有辦法護你周全,并在适當的時候幫你升遷。”
雲水謠知道他說的方法是什麼。大概就是嫁給他,然後他用杜家的勢力幫雲水謠升官,并讓雲水謠免受官場上的各種侵害。
這一點,元景佑也能做到。
無論選哪條路,其實都是依附于一股勢力。依附太子,她算是單打獨鬥;依附于未來的夫君,便是通過婚姻獲得一些好處。
相比之下,雲水謠更傾向于靠自己。
因此,雲水謠說道:“若太子果真是賢主,我輔佐他也算是兩全其美。既讓太子多了一個可用之人,也讓我自己有了可依之勢。”
杜羽表情凝重地看着她:“有些路一旦選擇了,是回不了頭的。連安正則這樣的世家子弟,尚且被人謀算了一雙眼睛。若是你依附于太子,不知會經曆多少兇險。”
“我明白。我會再仔細考慮。”
雲水謠淡淡一笑,朝馬車走去。
杜羽看着她的背影,面含擔憂。但他也看出,雲水謠看似柔弱,但心智堅定,不會被别人所控制,也不會接受别人去安排她的人生。
自己心中有一些隐秘的願望,但此時不是明說的時機。雲水謠有自己的路要走,在她救出她的家人之前,還是不要去擾亂她的意志為好。
反正雲水謠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隻要盯緊些,應該出不了岔子。
雲水謠考慮了幾天後,決定堅持自己之前的想法。不過,她得先了解一下太子的為人。
她搜集了一些太子以前寫的策論,加以閱讀。她發現,太子不僅文采斐然,而且對于治國之道很有想法,秉持的也是儒家仁愛之道,與雲水謠心中的想法不謀而合。
而且,她暗中打聽了太子以前辦過的一些公務,也無一不是秉公執法,不畏強權,且智慧通達,并不會受小人蒙蔽。
那麼,太子應當符合自己心中對主公的要求。
于是,雲水謠再次去了董大夫那裡,求見安正則。
董大夫見雲水謠回來,十分高興,馬上帶她去找安正則。
安正則仍住在之前那間竹屋中,雲水謠表示了願意為太子效勞之意,安正則十分驚喜,道:“太子若得雲大人相助,如伯樂遇千裡馬。”
雲水謠道:“不敢,以後還要請安公子多多指教。”
安正則問道:“不知雲大人以後有何打算?若是将來救回了家人,或是有了不錯的姻緣,是否還願意繼續做官?”
雲水謠道:“自然會繼續,我有今日的地位,來之不易,不會輕言放棄。且我心中也想創造一個海晏河清的盛世,讓百姓過得更好,而非隻在意自己的榮華富貴。”
安正則微笑道:“雲大人有如此胸懷,正是我輩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