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女官大人每天都在破案 > 第185章 錦雞

第185章 錦雞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雲水謠有些驚訝,難道太子并沒有别的話要囑咐自己?

随即她想到,就算太子有什麼吩咐,也不會在這種場合單獨跟雲水謠說話,否則容易被人注意到,進而被有心人猜到雲水謠和太子的關系。

這是太子思慮周詳的地方,雲水謠想明白了,就直接起身,跟着那小厮離開。

小厮一直把雲水謠送到馬車邊,随即很快地說道:“太子讓小的告訴您,大理寺卿的職位至關重要,您需勤勉努力,處理好大理寺的積壓案件,做出政績來,這樣才能在朝堂上有更多話語權。”

雲水謠點了點頭,也沒說話,直接上了馬車。

原來太子用這種方式來傳話,确實能夠掩人耳目。

太子的意思她已經領會了,接下來隻需做好大理寺卿這個職位就好。

第二天,雲水謠便去大理寺報道了,順便看看積壓的案件。

她先處理了一些小案子,這樣比較有成就感,也更能激勵自己繼續做事。

幾天後,發生了一件令朝野震驚的事。

某天早上,忽然有十幾隻紅腹錦雞飛到福王府,盤桓在王府上空,半個時辰才離去。

紅腹錦雞雖然是雞,但長得五彩斑斓,飛起來很像鳳凰。尤其是十幾隻一起繞着王府飛,就像是神話小說中的場景,被百姓們傳為祥瑞。

之前福王因為蝮蛇幫一案失寵于皇帝,但出了這事後,皇帝又對福王另眼相看了,覺得這個兒子是天命所歸。

雖然不至于馬上讓他取代太子,但是在幾天後的早朝,皇帝公布了一個消息。

一個月後的漱石山祭天儀式,将由太子和福王共同主持。

漱石山祭天儀式,是皇室的傳統,每年春季都會舉行,祈求接下來的一年風調雨順。

但是,這個儀式通常是皇帝或是儲君主持,還從未有親王主持的先例。

皇帝是天子,儲君自然是天孫,祭祀上天的事,得由皇帝或太子來做才名正言順。

因此,也有一些大臣提出質疑。

皇帝卻說,太子和福王都是嫡子,雖有長幼之别,身份卻一樣尊貴。而且福王府突然出現十幾隻紅腹錦雞,這是祥瑞之兆,代表上天認可福王。

因此,讓福王和太子一起去祭天,更容易獲得上天的賜福。

有些謹守禮法的大臣說,國家不能有兩個儲君,請皇帝要麼廢了太子,讓福王當太子;要麼就隻讓太子一人去祭天,不要讓福王參與。

但皇帝嚴厲斥責了這些大臣,說自己并未立兩個儲君,太子是太子,福王是福王,請這些大臣不要混淆視聽。

同時,福王一黨還有一些殘餘的勢力,也紛紛贊同皇帝的旨意,說福王跟太子同去必定能獲得更多賜福。

而偏向太子的官員,不敢據理力争。

此事塵埃落定。

雲水謠也在朝堂上,但她是大理寺卿,主管刑獄,像這種話題不便發言。一旦她幫太子說話,旁人難免要懷疑她是太子一黨,因此在明面上,她還是明哲保身為好。

雲水謠很謹慎,太子一黨沒有明确叫她做的事,她不會自作主張。

就連太子的外祖安家,也沒有發表什麼意見。

祭天這事,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雖然在皇帝心中,福王的地位又上來了,但隻要皇帝沒有明确要廢太子立福王,就沒有到孤注一擲的境地。

安氏一族很能沉得住氣,雲水謠也一樣。

不過雲水謠覺得,自己是不是應該去太子府一趟,跟太子等人商議這件事該如何處理。

她走到大殿外,有個人腳步匆匆的,不小心撞到了她。那個人手上的奏折也掉落一地。

雖然是他撞的雲水謠,雲水謠還是蹲下身來,幫他整理奏折。

雲水謠擡頭一看,此人竟是中書舍人安亭桓,也就是安正則的叔父。

安亭桓一邊整理奏折,一邊小聲說道:“近期太子在風口浪尖上,跟太子私下有聯系的官員最好别去太子府,以免被有心人發現。”

雲水謠心中一驚:“多謝提醒。”

她覺得自己還是太欠考慮了,這裡是天子腳下,行事要比以前更為謹慎才對。

皇帝讓福王和太子一起去祭天,别人都猜測太子會有所不滿。那麼,在這段時間出入太子府的官員,八成就是太子一黨,為太子出謀劃策的。

雲水謠雖然什麼都沒說,但安家的人記得來提醒她,說明他們能猜到雲水謠的心理。

這對于久經官場的老狐狸們來說,自然不是難事。

因此,雲水謠收心,不管其他人為祭天之事吵得如何沸反盈天,她都隻安分地做好大理寺卿分内之事,不該說的話一句都不說,不該去的地方一個都不去。

倒是有一個人受到了皇帝的斥責,就是康王符謹。

康王年輕氣盛,知道福王要跟太子一同去祭天儀式,便到皇帝面前據理力争,維護太子。

皇帝斥責了他一頓,倒也沒真的責罰他。

康王雖然不是最受寵的兒子,也頗得皇帝重視,而且他母親德妃如今管理六宮,皇帝還是很信任他們母子的。

先皇後雖崩,但有親妹妹德妃在,皇帝每每見妹思姐,不忍心廢了太子。

因此,太子和福王雖有鬥争,但維持了微妙的平衡,誰也占不了上風。

就比如這次祭天儀式,皇帝雖然有心讓福王參與,但也沒說太子不能參與。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