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曹定風說道:“皇上,皇後娘娘,既然太子和福王殿下各執一詞,必然有人在撒謊。但是何人撒謊,還需詳加調查,現在不能斷言。”
皇後厲聲道:“現在福王重傷瀕死,太子隻不過受了輕傷,孰是孰非還看不出來嗎?”
“據太子殿下方才所言,那些刺客确實是沖着福王而來,無意傷害太子,所以太子受傷不重,也在情理之中。太子若是對福王棄之不顧,隻怕福王會傷得更重。而太子身上的傷,很有可能是因為保護福王,跟刺客們打鬥而造成的。
他若當時立刻逃走,隻怕就不會受傷了。”
皇後:“刑部尚書,你口口聲聲為太子說話,莫非是私下投靠了太子,隻忠于太子一人?皇上春秋正盛,你就懷有二心,其心可誅!”
刑部尚書趕緊下跪道:“臣并無二心,隻是根據往日斷案的經驗,說出自己的看法而已。”
皇帝有些疲憊地擺擺手:“起來吧。今日刑部和大理寺的主要官員都在,你們先審問,朕聽着。”
“是。”
刑部尚書看向雲水謠,似乎在詢問由哪個部門先開始問。
雲水謠對他做了個手勢,示意讓刑部先問。
一方面是因為刑部尚書掌管刑獄二十餘年,經驗更為老道;二來雲水謠也怕由自己先問的話,自己會表現得過于擔心太子,而讓旁人起疑心。
現在她隻能裝出一副淡然的樣子,讓别人相信她并不在意太子的處境和結局。
刑部尚書問太子:“太子殿下,方才您已經講清楚事情的經過,現在臣要求證您所說的是否真實。一句一句來。您方才說,走到半山腰的時候,忽然蹿出幾個刺客,對福王出手。您跟福王一起戰鬥,一直在保護福王,是不是?”
太子:“是。”
“當時可有其他人看見這一幕?”
“有。這些黑衣刺客出來的時候,我和福王、衆官員、侍衛等都在山道上,應該有很多官員和侍衛見到我在保護福王。”
刑部尚書對皇帝行禮:“皇上,請允許臣把今日陪同祭天的官員和侍衛們叫來,向他們求證。”
皇帝點頭:“準。”
相關的官員、侍衛都候在門外,随時等待傳喚,所以刑部尚書剛說完,就有許多人進來了。
進來的有十幾個官員、十幾個侍衛,他們都說,當時黑衣刺客出現,福王在保護太子。隻是他們跟太子、福王隔得較遠,沒法參戰,否則容易掉下懸崖。所以,隻有太子和福王身邊的幾個侍衛能幫忙打鬥。
刑部尚書道:“這些人證所言,跟太子言論一緻,說明在這件事上,太子并未撒謊。”
皇後道:“在衆目睽睽之下,他當然會做出一副保護福王的樣子。但是他們跑進樹林裡後,其他侍衛們還在後面,看不真切,太子就開始攻擊福王了。”
刑部尚書問道:“這一幕,皇後娘娘是親眼見到的嗎?”
皇後惱羞成怒:“你……曹尚書,你什麼意思?這都是福王所言,難道福王還會騙我這個母親不成?”
“這可不一定,每個人都有可能說謊,凡事還是要講證據。”
“大膽!你竟敢诽謗福王!”
“臣隻是就事論事。”
皇帝安撫皇後道:“好了,皇後,聽曹尚書繼續審問下去。”
皇後這才不說話了。
曹尚書繼續詢問太子:“當時您和福王正專心對付那些黑衣刺客,可是沒想到,你們身邊的幾個金吾衛突然開始攻擊你們,是不是這樣?”
太子:“對,那幾個金吾衛本來是幫我們打刺客的,我們察覺到幾個刺客的武功并不算高,勝算很大,因此有些放松警惕。正在這時,那幾個金吾衛忽然倒戈,開始攻擊我和福王,情勢急轉直下。
因此,我隻能帶着福王往樹林深處跑。”
曹尚書:“這一幕,可有人看見?”
前來作證的官員和侍衛均道:“當時的情況确實如太子殿下所言。那幾個金吾衛都是衛隊中的老人了,武功、智謀、忠誠都沒問題,所以才被安排近身保護太子和福王。誰知他們會忽然反水。”
曹尚書道:“來人,叫金吾衛大将軍明益恒過來。”
金吾衛中出了叛徒,大将軍明益恒早就候在外面,等候宣召。
他聽見聲音,就走進大殿。
雲水謠見過明将軍兩次,知道他為人坦蕩,不過此刻她們也隻是對視一眼,不便叙舊。
曹尚書對明将軍道:“明将軍,那幾個攻擊太子和福王的士兵,是不是你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