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愣着了,來廚房給我打下手吧。”石秋榭呼噜一把遲挽的新發型,嘴裡哼着小曲。
今天和遲挽說開,他很高興。即使遲挽現在依然有很多事情沒有告訴他,但是他相信,不久之後,他會知道的,并且将是遲挽親口告訴他。
“來了,哥。”遲挽臉上帶着笑意,還是一樣的稱呼,好像什麼都沒變,又好像什麼都變了。至于真相,是隻有遲挽自己才知道的秘密。
豬闆油已經完全化凍,石秋榭把上面的淋巴割下來扔掉,一旁的遲挽則是在他的指揮下往盆裡倒面粉。
“倒,再倒,好了,這麼多夠了。”石秋榭把切好的豬闆油放進鍋裡,又舀了兩碗水倒進面盆裡,遲挽遲疑的把手放進去:“哥,就這麼攪,還是拍,或者捏?”
“你的人生沒有揉這個字嗎?兩隻手,把面和水混在一起,然後使勁揉,揉到你的手和盆都不沾面了,就算好了。”
石秋榭囑咐完遲挽,自己小跑着去酸菜缸裡老酸菜去了。
“嘶,這水真凍手!”石秋榭龇牙咧嘴從缸裡撈出兩顆酸菜,他最不喜歡冬天的酸菜缸了,雖然裡面的水不會上凍,但是照樣冰手。
不過王嬸自己腌的酸菜就是好,一點花都沒長,拿在手上就能聞到撲鼻的酸菜香,顔色也黃燦燦的,不像石秋榭之前在超市買的那種,光聞到酸菜味,吃到嘴裡就是鹽加多了的大白菜,特難吃。
遲挽在廚房獨自和面團戰鬥。剛開始他的手和面和盆,三者牢不可分,他想用勁兒都不知道往哪兒使,最後還是石秋榭幫他把手上的面扯了下來,遲挽這才解放了雙手。
“看好了啊,哥就給你演示這一遍。”石秋榭抱起面團往面闆上一砸,稍微揉了幾下面團就成型了,遲挽用手指戳了一下面團,很是驚奇:“真的不沾手了诶。”
石秋榭把面團塞到遲挽手裡:“揉吧,越揉餃子皮越勁道,一會兒的餃子好不好吃就看你了。”
他說着玩的,遲挽卻當了真,對面團使出了七十二般手段,恨不得把它揉成橡膠。
石秋榭也沒空管他,鍋裡的豬油已經漸漸開始變得透明,鍋裡的小油泡一個個冒上來,生豬油的氣味不太好聞,遲挽忍不住皺了皺鼻子。
“怎麼,聞不慣這個味道?”石秋榭笑着問遲挽,他邊用鍋鏟攪動最底下的闆油,邊往裡面撒了點生姜片:“這還沒熬好,等會兒油渣好了那才叫一個香呢。”
“好,那我等着好吃的油渣。”遲挽回了他一句,随即又低下頭和面團戰鬥去了。
酸菜在水龍頭底下沖的差不多,石秋榭把白菜幫子一劈兩半,再切成細細的條。切好的酸菜要把裡面的水攥幹,不然吃着有怪味。
“行了别揉了,我看差不多了。”面團在遲挽的手下已經變得非常光滑圓潤,石秋榭把它搓成長條,用手揪成一個個劑子,他往案闆上撒了層幹粉,準備擀皮的時候發現找不到擀面杖在哪兒了。
“真是怪事,我明明記得上次擀完包子皮就把擀面杖收到櫃子裡了,怎麼沒找到?”石秋榭嘟嘟囔囔把櫃子翻了個底朝天也沒看見擀面杖,他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老年癡呆。
而另一邊,美美睡了一覺的大美妞從角落裡叼出自己的磨牙棒,這棒子是個粗細均勻口感緊實的圓柱,真乃磨牙的不二之選。
對此一無所知的大美妞之父——遲挽,正一臉擔心:“那怎麼辦,我們今天還能吃上餃子嗎?”
石秋榭哼了一聲:“那必須的啊,這點小事能難倒我,你去,給我拿瓶北冰洋。”
遲挽對此一頭霧水但也還是乖乖聽話,給石秋榭拿了瓶北冰洋。隻見石秋榭把北冰洋裡的汽水都倒進玻璃杯裡,然後去掉外面的貼紙,再用水沖幹淨之後擦幹。
“看好了啊!”石秋榭拿着光秃秃的汽水瓶在劑子上一滾,一張圓乎的餃子皮就出來了,隻用了三秒不到的時間。
“哥你好厲害啊!”遲挽适時鼓掌,極大滿足了石秋榭的炫耀之心,他輕咳一聲:“咳,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老夫相信假有時日你也能做到的。”
“那請問大師我需要多少年才能有這般爐火純青的功夫呢?”遲挽虛心求教,态度很是誠懇。
石秋榭搖搖頭:“少則五六日多則十餘年,這都看個人的造化。我看小友你骨骼清奇,相比隻需幾分鐘就能學會,看好了,老夫現在就将這奇教給你。”
他把汽水瓶塞到遲挽手中,給他演示了幾遍,遲挽肅然動作笨拙,但是擀出來的皮倒也馬馬虎虎可以用,石秋榭也就順勢把擀皮的任務交給了遲挽,自己去調餡兒去了。
鍋裡的豬油熬的差不多,油渣已經變成顔色略重的黃色,一看就是熬的很幹,這種吃起來才會又香又不膩人。
石秋榭拿着漏勺把豬油渣全都撈起來,又把鏟子在上面摁了幾下,确保多餘的油都被壓了出去。
他特意留出一碗油渣,往上面撒了點鹽和辣椒面,順手喂給正在擀皮的遲挽:“嘗嘗,這玩意兒可比烤肉香。”
遲挽就着他的手吃了一大塊,咀嚼的一瞬間眼睛都睜大了,這豬油渣最突出的就是那股油脂的香氣,帶着些許鹹味和辣意,有種讓人上瘾的魔力。
“好吃吧,我放在這兒,等會兒你擀完皮自己拿着吃。”石秋榭把豬油渣放好,從櫃子裡拿出一個帶蓋的深口鍋,在最底下放了幾粒花椒,然後把竈上的豬油倒進去,這夠他們兩個吃好久了呢。
豬油放在一旁冷卻,石秋榭順手把豬油渣切成碎末,和酸菜攪在一起,裡面再放些切碎的大蔥,其他什麼調料都不用再放了,就這一盆已經足夠香了。
遲挽的餃子皮也擀了有小幾十張,石秋榭拿起一張皮放在手上,用筷子往裡面撥了點餡,然後虎口稍微一用力,一個胖乎乎的餃子就包好了。
“這好像和我在網上看的包餃子方法不一樣。”遲挽眼睛都看直了,這方法包餃子三秒一個,跟流水線一樣。
“網上那些花裡胡哨的,除了好看一無是處,還費時間,我這才是最省時省力的法子。”石秋榭不屑一顧,他們安陵人包餃子那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可比網上的教程靠譜多了。
幾句話的功夫,石秋榭就用完了遲挽擀的所有皮,他索性把遲挽趕去燒水,自己一邊擀皮一邊包,也挺快的。二十分鐘之後,所有餃子都在鍋裡飄起來了,石秋榭撈起一個嘗了嘗:“熟了,開飯吧。”
一百多個餃子裝了四大盤,一人兩盤,石秋榭還給自己挑了個蒜醋汁,可惜遲挽吃不了生蒜,不然酸菜餃子配上這蘸料,香的沒邊。
不過即使沒有蘸料,遲挽吃的也挺香。他本來就很喜歡安陵這邊的酸菜,和大骨頭一起炖是一種好吃,和豬油渣一起包成餃子又是另一種好吃。酸菜很好的解除了豬油渣的油膩,同時豐富的豬油也讓酸菜變得更容易入口,偶爾嚼到的大蔥更是讓味道進一步升華。
如果過年每天都能吃到餃子的話,遲挽希望這個年能快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