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大槐樹下。
照例一群人圍坐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此時也不知道誰起了個頭,就說到了宋安與蘇青今日的采買上。
“真是看不出來,宋安竟然這麼大方,買這麼多東西回來。”
“我可是看見了,好幾匹新布,還有幾袋子米糧口袋。”
“真的假的?買東西得花錢吧?他哪裡來的銀錢?”
“是啊,宋家一窮二白,宋大郎要不是偷雞摸狗混口飯吃,隻怕早就餓死了,他會有銀錢買東西?”
“聽說是宋安他娘留下來的。之前娶青哥兒的彩禮不就是他娘留下來的嘛?”
“宋安他娘生前也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最後祖祖輩輩積下來的家業還不是就拿給宋大郎給敗了個精光。”
“要我說,有點銀錢就應該好好計劃着過日子不是?宋大郎這般大手大腳,隻怕霍霍不了兩天。”
“誰說不是呢?過日子是細水長流,哪兒能這樣呢。”
路過的蘇二嬸聽到宋安的名字,立馬就湊了過去,咋咋乎乎的問:“唉!什麼什麼?你們說什麼買東西?宋大郎咋了?”
大家雖然不待見蘇二嬸,可是既然有了一顆八卦的心,她們自然不會錯過宣揚的好機會。
于是有人就将宋安與蘇青買了一大堆東西的事兒繪聲繪色的又說了一遍。
蘇二嬸半信半疑,“這是真的?”
“什麼真的假的?不信自己去宋安家裡看看去。”
蘇二嬸琢磨半晌,昨兒個蘇青得了幾隻野味,難道是今日賣野味得來的銀錢?可是不對啊,就憑那幾隻野兔野雞,哪裡能賣多少銀錢?
“昨兒個青哥兒得了幾隻野兔野雞,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想來是拿去賣了,多少賣了些銀錢吧?”蘇嬸子說道。
“還有這事兒?”有人不知道,連忙問。
“我騙你幹嘛?”蘇二嬸撇撇嘴,編排道:“今兒個村口牛車上我就親眼見宋安和蘇青去鎮上的。我聽說昨兒個在村口蘇貴蘇梅兩姐弟碰到青哥兒拎着野雞野兔,原以為青哥兒得了這些野味,能想到爹娘一點,不說一隻雞一隻兔,就是半點皮毛都沒見。這青哥兒啊,啧啧啧,當真就是嫁出去的哥兒潑出去的水,他爹娘養他這麼大,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怎的就不配吃口肉喝口湯了?唉!想想也讓人心寒啊。”
有人聽進去了,附和道:“這就是青哥兒不對了啊,做人怎麼能忘本呢?”
也有人不屑的反駁道:“青哥兒得來的東西,他自己怎麼安排誰管得着?人家青哥兒在宋家的處境,大家又不是不知道。這要是宋大郎的,他也沒理由往蘇家拿不是?要是被宋大郎知道青哥兒平白無故往娘家拿東西,以宋大郎的脾性,不得又将青哥兒給打個半死?”
“說的也是,宋大郎什麼人,青哥兒到了宋家以後,哪天不是挨打受罵?身上青青紫紫就沒有一塊好的,也不見娘家人給他撐腰,也是可憐。”
“撐腰?蘇家才不管青哥兒的死活呢。你沒見在蘇家的時候,青哥兒過的啥日子?”
“那是!蘇家怎麼待青哥兒的,現在還有臉在青哥兒手裡讨吃的?别說宋大郎不許了,青哥兒要是給了那才叫憋屈,反正是我的話,娘家這麼待我,我鐵定不來往了。”
蘇二嬸看大家夥又将話題拐到蘇家身上,有些着急,她原本的用意是讓大家都認為蘇青是個白眼狼,現在弄巧成拙,反而都聲讨起蘇家來,這可不是她的目的,于是又拐彎抹角想将話題繞回去。
“那你們可知道,青哥兒的野味是哪裡來的?”蘇二嬸找了個機會插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