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何處飛來雙白鹭 > 第20章 山雨欲來姚氏探訊

第20章 山雨欲來姚氏探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盟朝規矩,為防外戚專權,尾大不掉,皇帝宮妃以及皇子妃由民間擢選,嚴禁朝中官員獻女。

這條定例一代代傳下來,子子孫孫遵循得大差不差,卻也并非全無漏洞可鑽。尤其在“官員”這一條上,并未咬得很死。首先是職銜高低,位同宰相的内閣大學士,自是不能将自家女兒送入宮中,可若是□□品的微末小吏,與平民百姓也不差些許,孝武帝後宮中的麗妃郭氏,生父正是正七品的知縣。其次是官位虛實,勳貴人家,泰半是後族,借着與皇家的姻親在富貴之流立身,說是平民太過牽強,說是官家卻也不盡然,家中除了一個爵位,并未擔什麼實職,宣武帝亦曾納了新甯伯府出身的譚氏為順妃。

有舊例在前,似甯國公殷府、彭城伯許府這家的人家送女兒入宮選秀,也不算逾越了規矩。

崇文帝新歲恰好十三,可巧甯國公府嫡長女殷宜桃與彭城伯府嫡長女許徽羽同歲,隻比崇文帝年長一歲,可謂年歲相當。且殷太後原就透出風來,此番送京待選的姑娘,須得年紀大些,以十二到十五歲為佳。宣武帝子息單薄,才會造就今日主君年少的局面,是以開枝散葉、綿延國祚的重擔移到了崇文帝的肩頭。這樣年紀的姑娘将要長成,等隔得兩年入了宮,就能替崇文帝綿延子嗣,且年歲大些才更穩重懂事,連帶着把皇帝都引導得成熟些。

這是崇文年間的頭一次選秀,意義非凡,這一批秀女之中不僅要飛出一隻金鳳凰,餘下有幸入選的,即使不能為後為妃,也是皇帝的頭一批宮嫔,熬得十來年,論資曆也能得宮中上下高看一眼。

許家既然已經大張旗鼓地着手預備選秀了,殷家大抵也是如此,隻一個在明一個在暗,一個張揚一個低調些罷了。

至于為何如此也不難理解,一是家學淵源,殷太後沉穩低調,許太後淩厲張揚,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其母家的行事風格可見一斑。二來,滿瓶水不響,半瓶水咣當,泰半是許太後胳膊擰不過大腿,并未替自家侄女争取到正宮之位,所以才要如此大張旗鼓替侄女造勢,在氣勢上震懾住那些平民出身的秀女們。

流言甚嚣塵上,可非但甯國公府并未正式出面回應,連着慈甯宮中的殷太後也默不作聲。殷宜桃原是安成的伴讀,便是在孝中也沒有停了課業,每日穿着青綠衣裳入到文華殿中讀書。可偏生是如今過了小祥的時節,出了孝,文華殿的師長結了桃姐兒的課業。

桃姐兒替殷老太爺服的是齊衰,宣武十九年八月就服滿了,倒是她的父親要服三年的斬衰,尚在孝中。

桃姐兒是安成伴讀,且還比安成小了數月的,安成尚未結業,她卻結了,豈不是擺明了叫她回家備嫁。

消息自宮中傳揚開去,借着文華殿内伴讀們的口,自勳貴人家傳出來,又入了官家的耳。待傳回殷府自家人耳朵裡,就連姚氏都坐不住了,帶着一雙姐兒搖搖擺擺地走到東府裡,以“娉姐兒婷姐兒要尋大姐姐作耍”的由頭,來刺探餘氏的心意。

姚氏那點心思全寫在臉上,餘氏一眼就看透了,眼睛往姚氏身後一睇,見乳母養娘抱着姐兒侍立在身後,怎麼也要替妯娌留些面子,便也不說破,擡手往後頭一指:“桃姐兒在她自個兒的院子裡磨繡工呢,既是妹妹們要尋她,不妨到她屋子裡玩。”說着又沖姚氏點點頭:“弟妹且在我這兒多坐一會子,好哥兒周歲的禮,還要同你相商。”

姚氏正巴不得把人支開了好打聽,餘氏此番安排正中她的下懷,打簾子的丫鬟才把簾子掩上,姚氏就忙不疊地開了口:“好嫂子,外頭風聞咱們家要再出一位皇後娘娘了,可是真的?”沒等餘氏答話,她自家又啧啧有聲:“咱們桃姐兒,可真是福澤深厚。”

娉姐兒伏在乳母鞏媽媽的懷裡,睜大眼睛四處看去。她日日都要來東府給祖母請安,可所到之處多半局限于一進中軸,東府的花園子倒是沒怎麼逛過。

東府分為前院和後院,前院是甯國公殷苈沅的書房,以及家中延請的清客、先生的住處。後院第一進安置着娉姐兒所熟悉的春晖堂與寸心堂,第二進與第三進之間隔了個花園子,最末一進的四個院子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是預備着給東府的孩子們住的。長房隻有桃姐兒和松哥兒兩個孩子,故而中間垂緌樓和傲霜居都還空着。

殷府大姑娘殷宜桃所住的春風浦,地處殷苈沅和餘氏所在的寸心堂正後方,一道長長的抄手遊廊繞過第二進的曠怡齋,将寸心堂與春風浦連接起來,夏日酷暑冬日飛雪,連傘都不用打,就能直接走過去。

東西二府是比照兩位老爺的喜好而建,東府方正闊朗,西府卻處處精緻,娉姐兒看慣了自己家裡,看東府倒是覺得新鮮,睜大了眼睛一瞬不瞬地望着抄手遊廊外手植的花木,還拿手點了點:“西府海棠。”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