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葉芸的生活被相親填滿,不是在物色相親對象,就是在去相親的路上。
她仔細回憶了一下,清楚地記得當初自己26歲的時候,還是非常不屑于找男朋友的,因為她愛到處玩,有了男朋友還得問他想不想去某個地方,愛不愛吃某個小吃,多麻煩!一個人想走就走真爽快!
轉眼的工夫,她的想法已經完全轉變。
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從喊朋友出來時,都帶着另一半,自己蹭蹭蹭發亮的時候開始?
還是從跟老朋友聚會,發現他們聊的話題都是孩子老公,自己幹坐着插不上話開始呢?
葉芸不禁想到一個問題:到底是自己真的想結婚,還是被周圍人影響?
是真心想要和另一個人一起生活,還是難以承受周遭對單身人士異樣的目光?
或許是體内激素的推動、繁衍的基因在作祟吧!
葉芸笑了。
她及時打斷了自己的思緒。
她已經明白,這世上許多事情不能深究,也難以想明白,深入的思考,不管是過程還是結果很大概率都會導向痛苦。
不是有人說過嗎,人類的大部分痛苦,都是想得太多,做的太少。
既然這樣,那就繼續去行動吧。
這比思考要簡單,說不好,萬一就能碰上一個正好的人呢?
有了昨天的經曆,今天的她自覺情緒能更加穩定、胸懷能更加寬廣。
因為葉芸和小遊的媽媽是老同學的關系,兩人中規中矩約了中飯,給予彼此更多的了解時間。
小遊是個敦敦實實的人,葉芸倒不反感,其實她比較喜歡肉多的。
開場都是很無趣的,他們倆之間少了介紹父母家庭情況的環節,邊點菜邊找話題緩解尴尬打開局面。
一切都很平常,中規中矩的點餐,中規中矩的往來試探。
意外是小遊點的招牌菜“鴻運當頭”搞活動送了一瓶紅酒。
上都上了,總不能提回去吧,便開了。
一杯酒下去,兩個人的話明顯多了些,氣氛輕松了一些。
葉芸問:“你是記者,應該去很多地方吧?”
這不過是一個打開局面的話題,找到一個都去過的城市不就能聊起來了嗎?
小遊也很喜歡這個話題,笑着接話:“那我去的地方真還挺多的,整個中國也就幾個省沒去過,江滬、齊魯、甘陝、滇南……”他邊回憶邊掰着指頭數。
葉芸以為他說幾個後面就會省略,沒想到這娃太實誠,真有統計完全、一個不落的勁頭。
葉芸惡作劇地瞄了眼手機時間,11點35分18秒,往前倒,就算從35分整開始吧!
開始給他計時。
38分08秒。
小遊報了三分鐘中國地名,才打了個比較長的頓,然後說:“還有呢,有些都記不得了。”說完,他還真的又去努力思索還有哪些去過的地方漏掉了。
葉芸覺得好笑,都後悔找這個話題了,忙附和一句:“你去的地方真多!”
這個話題告一段落,兩人吃了幾口飯。
“啊!還有豫中!”小遊突然又冒出一句。
葉芸實在忍不住了,哈哈大笑。
這小遊挺有意思。
“你笑什麼?”小遊問,沒等葉芸回答,他又問:“你這年紀了----我也這個年紀了,你家裡不使勁兒催你?一得空就圍着你念叨?”
怎麼不催呢?
這不瘋狂給她介紹呢嘛!
但爸媽他們多是以關愛為出發點,以積極發動身邊人尋找資源為落腳點,并不會圍着她一個勁兒催啊、念叨啊。
于是葉芸說:“還行。”
小江瞥了她一眼,似笑非笑地說。“那你爸媽對你不怎麼上心啊?”
葉芸以為他在開玩笑,說:“我爸媽還算比較開明。”
小江又問:“不是,你都這麼大了,你爸媽真不說你?不唠叨你啊?”
“他們還好吧,心态還算穩。”葉芸回答。
小江說:“那不是,他們那是不愛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