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危機管理局謀生的人不在少數,一天二十四小時,基本随時都有人在線,畢竟委托人的任務有限,沒有簽訂私危協議的危代人想要賺錢,必須時刻關注任務大廳。
周拾秋發出消息後不久,便收到了不少熱心的回複,雖然大多都是嘲諷她的話。
【哈哈哈,被差評吓傻了?】
【說啥夢話喃,真逗。】
【意識傳送會不會有副作用我不知道,但疑神疑鬼容易産生錯覺。】
【别亂說,當心瑞總告你造謠……】
【噗,律師函警告。】
【哪裡影響記憶了,我記憶力可太好了。】
……
看到危網裡讨論的話題逐漸偏離,周拾秋求知的心徹底死了,默默退出了聊天室。
正在這時,她收到了一條來自于陌生人的私信。
【神的指引:你說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
周拾秋心猛然一跳,好像看到了解除疑惑的希望,于是她趕緊追問。
【烏鴉:老師,你也遇到過?】
【神的指引:沒有,不過你聽說過危管的前身嗎?】
【烏鴉:危管還有啥前身?】
【神的指引:等一下,這裡不好說,給個郵箱,我發郵件你。】
周拾秋将信将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給對方發送了郵箱地址,沒過一會兒,她便收到了一封郵件。
點開郵件,隻見附件裡放着三張年代有些久遠的截圖。
第一張圖是L453年,也就是距今十年前,瑞波恩科技發布的遊戲宣傳。
遊戲名為:人生重啟
宣傳語為:“一邊體驗理想者的生活,一邊躺着賺錢,你還在等什麼?”
然後下面是經典的畫大餅,詳細介紹了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體驗到的内容,并且承諾會獲得豐厚的現實獎勵。
這些内容聽上去似乎跟危機管理局十分相近,隻是危機管理局不是遊戲,而是真實的意識傳送。
她接着點開第二張圖,圖上是一則新聞。
在《人生重啟》這款全息遊戲推出後,立馬吸引了禁仿區内對自由區充滿好奇的年輕人,以及試圖以此賺錢的遊手好閑之輩。
在遊戲中,玩家扮演一位住在自由區的富人,而富人的身份皆由系統随機分配。
有的體驗很長,有的體驗很短。
有時甚至會因為在線人數過多而不得不排隊等待。
這款遊戲瞬間在全世界掀起熱潮,當然也不乏争議。
随後她又點開了第三張圖。
同樣是一則新聞,距離第一張圖的時間不過兩個多月。
此時,針對《人生重啟》這款遊戲的輿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參與遊戲的玩家發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他們在遊戲中并沒有體驗到瑞波恩宣傳的所有大餅,而幾乎所有的體驗都是負面的,甚至有一些體驗還具有危險性。
這些負面情緒和遭遇危機的緊張感,即使退出遊戲,依然會殘留在玩家的意識中。
兩個多月後,遊戲的不适感逐漸顯現,瑞波恩科技遭到全方面抵制。
很快,瑞波恩科技做出回應,被迫下架了《人生重啟》。
或許是因為玩家并沒有實質上的損失,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随這三張圖一起發送過來的,還有一封極具煽動力的信函,看上去應該是早就準備好的内容,不知群發過多少人。
信中宣傳的是有關瑞波恩科技和危機管理局的陰謀論。
傳聞危機管理局的“裡人格項目”,隐藏着鮮為人知的秘密交易,隻有極少的VIP客戶才知道。
如果委托人遭遇到死亡危機時,可以提前向瑞波恩科技申請遺産繼承,當身為裡人格的危代人替委托人承受了死亡的痛苦後,将獲得委托人的遺産繼承權。
“死亡或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前的痛苦,而危代人的存在,即是代替委托人承受這些痛苦。”
這是瑞波恩的宣傳理念。
在痛苦結束前,委托人的意識将寄宿在虛拟度假村,等到痛苦結束回到自己的身體,委托人需要面對的便隻剩死亡了。
為了彌補死亡痛苦帶給危代人的心理創傷,危代人将獲得委托人的遺産繼承權。
相當于用心理上的痛苦,換取下半生的衣食無憂。
這件事,其實周拾秋早有耳聞,至于能不能接受,那是另一回事。
可是信函的後半部分則挑明了這項秘密交易存在的陰謀。
他們認為,事實并非瑞波恩科技擺在明面上的那般公平,真正死去的可能根本就不是委托人,而是代替委托人承受痛苦的危代人。
最終回到危代人身體的意識也是委托人,然後通過遺産繼承程序,委托人拿回自己的财産,并換了一個新身份和新身體繼續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