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淨山海 > 第24章 南濱(三)

第24章 南濱(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姐,咱這烤冷面手抓餅都多錢一份?”

屬于關外街邊的,不論興否衰否,都立足不敗之地的詢問聲,尋常地于關外經濟第一的城市南濱中想起。

“烤冷面七塊,手抓餅八塊。”

清晨。普天之下八十億人口人生中都會有識于世間萬物之一的朝曦。

盡管對于關外北省的人而言,這朝之時可能是八點鐘,對于西北疆的人而言可能是九點。但總歸它客觀存在。

即是存在,便是于世間價值高與否,内容利人與否,都一定能給世間茫茫人海中一部分人,仿若山盟海誓般的烙印。

以上,青山穹多年來購買并食用關外一大特色美食“烤冷面”而得出來無厘頭的經驗。

一早起來彙合,一身靓麗黑色長裙,面上精緻妝容,此刻站在路邊攤旁随風淩亂,面色不好描述的險些背着人翻出白眼的,正是東道主康若楠姑娘。

所以……自己朋友好不容易來自己家鄉一趟,第一頓早飯吃的是整個關外随便一個地方都能吃到的,十塊錢不到就能吃上一份非特色美食,應該如何勸阻?

急急急,要不等時間長了這二位光淘這些有的沒的給自己吃飽喽。

“那個,”擺攤阿姨一清早不到七點便出攤,時尚之都生長的的姑娘本着人生在世皆是不易的心态,側過身來氣音小聲對朋友道,“别吃太飽了,一會兒我請你們吃海鮮自助。”

說完又一轉身撤到一邊,沒有幹涉幾位烤冷面姑娘的打算的心思。

“……嗯,”為表禮貌,作為朋友的朋友的江名賀也沖康若楠點點頭,示意自己會聽從勸說,“若姑娘要烤冷面還是手抓餅?”

答案顯而易見,是新潮的若姑娘對搶先一步盛情邀請的藍色牛衣服姑娘的擺手拒絕與閉眼的點頭緻謝。

自從在末京城中,線上與康若楠第一次交流後,在十年老友的口中得知了康姑娘名字的來源,江名賀便執意隻叫她“若姑娘”,“若姐”或“康姑娘”等稱呼。

正合她意。

清晨的京中城不掩飾它關外身份般地冰涼,空氣仿若一個巨大的制冷冰櫃,你瞧不見它的冰塊卻被冰冷的水浸泡。

南濱城中心路路邊“華美”二字不足形容,可見整齊排列歐式不吝啬的金粉色彩和誇張尖銳輪廓的路燈,沖天的尖房頂以及雍容華貴的房屋本身。

便是連帶垃圾桶,都像童話和動畫中,那般莊重大氣和古典和頭重腳輕似的夢幻造型。

酒店出門右轉即達的地鐵與整個中央街風格如出一轍,地鐵内部的設計是金白綠三種顔色,白色為主題,金色作為“鑲邊”形成修飾作用,綠色則作為大面積白色上的塗鴉。

與地鐵站内地面明亮的瓷磚顔色相交輝映,使這裡再亮堂不過。

古典美之外,現代元素仍無一缺失。

二十層打底的摩天大樓——當然,這個詞語的定義随着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高——随處可見的大型商場,寬敞秩序的被清晨日光照射着的馬路,以及相對素質較高的行人與攤位。

末京的中式古典厚重磅礴之美則與之大相徑庭。

“這,這棟房子是當年打仗的時候,涼國人在南濱蓋的,”不容她拒絕,康若楠手中莫名自動長出了一大盒烤冷面,還是加兩根腸的十塊錢大份般,“這邊這一片,都是打仗時隔壁瀛洲蓋的,但也一股涼國風。”

毋庸置疑,這是熱心腸的摳門家塞到她手中的。

冷面烤得很快,二十分鐘後,幾個雙手手持早餐的姑娘酷似漸變色,步入了她們的南濱旅行。

“當年那邊強盛,所以瀛洲國也效仿,”收了“導遊費”,康若楠自然而然擔當起了介紹解說的重任,“這邊被圍起來做保護的,這個是當年涼國和瀛洲國一起在南濱建的臨時政府,為的就是在咱們的地盤上規劃戰争。”

“當時的南濱的二分之一都被瀛洲國名義上劃分為它們的土地。直至今日,仍然有一些景區禁止瀛洲國的公民進入。”

這段曆史青與江二人皆牢記,或說整個國家不會有人完全不知,因此康若楠沒過深講,幾位皆是心領神會。

沉痛二字大可形容。

所以點到為止,也算是當代年輕人對于這段曆史的一種敬重方式了。

“欸——那你說現在兩國混血姐妹如何去參觀呢?”

心有疑問,又怕說出來不太好,江名賀小聲嘀咕了句。畢竟是客人嘛。

“那就不去呗,我覺得啊,她們混血身份認同什麼的應該挺難的,尤其是這種有深仇大恨的兩個國家。你說我說的有沒點理兒?”

“從小要遭受的除了文化割裂,還有身邊輿論啥啥的,咱想象不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