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元本來沒想賣烤玉米。
托她幹活勤快的福,挖出來的紅薯還剩下不少,在倉房裡堆成了小山,連同買回來的糯米一起,完全沒有另外開展業務的需要。
——然而那個紅薯地主人又找上了她。
分别那天,紅薯地主人淚眼汪汪握着她的手,直呼從來沒見過力氣如此之大、幹活如此麻利之人,若不是沈三元志不在此,他一定要把她留下,他出錢,她出力,兩人一起把農場做大做強!
是的,作為一個窮得隻剩下錢的富二代,項前進在大學畢業後就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了熱愛的農業中去,買地、圈地,創辦了自己的農場——雖然對外他一直堅稱這是農業基地。
項前進找上沈三元的原因很簡單:農場的玉米收獲了,他希望沈三元可以成為這些玉米的買家。
自從吃過一次沈三元用坷垃窯烤出來的紅薯後,項前進頓時驚為天人。他堅信“好馬配好鞍”,他的紅薯、玉米毋庸置疑是好鞍,而沈三元就是能把這塊鞍發揮最大用處的好馬!——聽起來像罵人,沈三元也是這麼覺得的。
她原本沒想答應,但在看過玉米的品質,又在項前進承諾打折低價出售後,愉快地同意了。
為此,沈三元又去找打鐵匠打了一口新的鐵爐——
還是一個圓形鐵皮桶,糊上黃泥,放上木炭,再在沿口架一個鐵架子,新鮮的嫩玉米剝去外衣,隻留一層碧綠綠的玉米葉,用鐵鈎鈎了,挂在鐵架子上,燒着炭火慢悠悠烘烤着。
項前進農場出品的玉米如他所說的那樣品質極好,粒大飽滿,汁水豐富,生吃鮮嫩清甜,烤過之後更是肉豐味淳、滿嘴留香。
沈三元又做了一些玉米粑粑,架在鐵架子上加熱。
這樣一來,沈三元的小地攤業務正式擴展到了四個。
她又到廢品站要了張硬紙殼做成價格牌,釘在原來的招牌旁邊,寫上:
烤玉米 6元/個
玉米粑粑 10元/份
(一份為5個)
把泥爐搬上車,沈三元推着她的小推車出攤了。
————
先去附近的老城區,沿着石闆路鋪就的街巷走一遍,在院門外吆喝着“烤紅薯诶——烤年糕——”又或者是“烤玉米嘞——玉米粑粑——”偶爾沈三元也會加些前綴,例如“熱乎乎的烤紅薯”、“香噴噴的烤玉米”、“清甜的玉米粑粑”啦……
不用等多久,就會有牽着小孫子小孫女的老爺爺老奶奶走到推車前,挑選、問價。
沈三元的價格定得不高,幾乎每個來問價的人最後都會買上一兩樣回去,更有些人左看看右看看拿不定主意,最後左手拎一袋烤年糕,右手拎一份玉米粑粑,左右兩邊的衣兜裡還各揣着一個烤紅薯、烤玉米,滿載而歸。
沈三元推着推車繼續走着,目的地是平城八中校門口。前幾日她本來想抄近路去寫字樓,無意中經過這裡,沒想到這條路的客流量出乎意料的好。
——雖然隻限定在下午五點到下午六點半這個時間段。
一到時間,校門一開,就會有一群穿着同樣款式衣服的人從門裡擠出來,如同喪屍圍城一般,一窩蜂地朝各個攤點湧去。
後來沈三元才知道,這是人間各大學校門口的特定景觀。
沈三元來得晚,好的擺攤位置已經沒有了,她推着推車,将攤子支在了遠一點的地方。
原本以為要等上一會兒才有顧客,沒想到下課鈴聲一響,就有一群穿着藍白相間校服的學生從校門口跑了出來,其中有四五個人更是直直沖着沈三元的小攤跑了過來。
為首的那個紮着兩個厚辮子、圓臉紅撲撲的女生還在喊着:“烤紅薯,烤紅薯!烤紅薯你真的又來了!”
沈三元摸了摸鼻子,沒有對“烤紅薯”這個稱呼作出反駁。
孫露露很快到了跟前,身後還跟着楊悅、丁凱和另外兩名同學。
丁凱看了眼烘烤着紅薯的泥爐,又看了眼孫露露,一臉嚴肅:“說吧孫大姐,你準備怎麼把這些烤紅薯帶回去?我們一切聽您指揮!”
沈三元在旁邊看得不明所以,就見孫露露大手一揮:“老闆,二十個烤紅薯,三十塊烤年糕,打包帶走!”
随後轉身面向丁凱等人,振臂一呼,“各位兄弟姐妹,同學們能不能吃上烤紅薯和烤年糕就看咱們的了!”
丁凱和衆人:“yes sir!”
沈三元依舊是一頭霧水。把二十個烤紅薯、三十塊烤年糕分别裝進紙袋,又在外面套上一個塑料袋打包好,遞過去。
孫露露五人興奮并一臉沉重地接過來,随後拿着烤紅薯開始往衣兜裡塞、往褲子口袋裡塞、往衛衣帽子裡塞……——沈三元這才注意到,這五個人都在校服裡穿了一件連帽衛衣。
塞來塞去,還是沒有完全塞下。他們買的份量實在是太多了。
丁凱率先崩潰:“這可是我兜最多的衣服了!”
楊悅緊鎖眉頭:“我們為什麼不背一個包出來?”
其他人:……
折騰了半晌,好不容易把烤紅薯和烤年糕全都藏進了衣服裡,每個人除了衣兜裡鼓鼓囊囊的之外,就連肚子都胖了一圈。
幾個人互相看了看,全都沉默了:“這樣不行吧,一看就有問題。”
“而且還有烤紅薯和烤年糕的香味,根本藏不住!”
就在氣氛開始僵持之際,一旁的學習委員站了出來,她伸出手擡了擡鼻梁上的眼鏡:“我有一個辦法!”
————
吳德發是在辦公室裡聞到那陣熟悉的香味後察覺到不對勁的。
那天下午,從食堂吃完晚飯回來,剛走到辦公室門口,吳德發就聞到了一陣香香甜甜的氣味,特别熟悉,經常在晚讀的時候出現在他們班的教室裡。
吳德發吸着鼻子走進辦公室,見辦公室裡的兩個女老師各自拿着一個烤紅薯正在吃着,疑惑地問了句:“食堂有烤紅薯賣了?我怎麼沒看到。”
女老師正在備課,聞言擡起頭回了句:“不是食堂,在校門口買的。”
吳德發納悶。
吳德發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