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陸槿年離開後,溫如玉又讓人找來了管家陸成。向陸成詢問了家裡儲備糧食的問題。
照陸成的說法,陸家上下的食物都是會準備夠一個月的。
畢竟家裡幾十來口人,每天去采買也太費勁了。
基本就是讓專門負責采買的人去定好某一家的食物,雞鴨魚肉、水果蔬菜,每個月都有專人定時送來。
容易儲存的東西就放到地窖儲存,不容易儲存的就是讓人一個月多送幾趟。
倘若主人家吃過之後覺得不錯,那麼接下來買辦還是照舊去那一家訂貨。
若是主人家覺得不好,那下次就不去那家買。
自然,其中油水也是有的,買辦的職務絕對是個香饽饽。
陸家下人這麼多,溫如玉跟趙姝兩個不能确保所有人的手腳都幹淨。
平時隻要把吩咐的事情做好,價格在合理的區間範圍内,溫如玉她們也不會專門派個人去盯着買辦。
“家裡小花園那塊栽花的地,每日打理也要耗費人力,以後就把花移出大半部分,那土地就用來種些容易收成、好養活的蔬菜。往後每月專門派個人管着,如此一來,既能節省些,還能增些田園樂趣。”
“老太太,村子那頭家裡有地呢。況且咱們園子小,就算全種滿菜了,全家幾十口人,不到十天就吃完了。倒不如種花,怡情賞景實在些。”陸成勸道。
溫如玉也容易解釋。隻見她愁眉一蹙,說道:“前兩日夜裡夢到老太爺,老太爺對我說,近年多災多難,叫我早為家裡做些準備。
結果今兒你四爺就告訴我,說京都前不久才大亂。我心裡記挂着這件事兒,想着還是早做打算的好,家裡種些吃的,總能安心些。即便将來沒什麼,也不過是重新歸置園子罷了。”
聽到“老太爺”這三個字,陸成也就不說話了。
古人迷信,相信許多事情都是有預兆的。
對于仙逝的人托夢這事兒,自然是信的人比不信多的。
況且主子既下了決定,他們這些做下人的,隻有勸說跟聽從兩條路,沒有忤逆違背的說法。
因此見溫如玉堅持,陸成也隻好應下。
陸家雖然在清河縣是有地的,但是那些地都在城外,隻每到成熟季節都會收上來一部分糧食供應家裡食用,多出的就賣掉。
陸家兩個秀才,夠免那百來畝地的稅,所以他們家的糧食完全是免稅,可以自己做主買賣的。
本來花園裡許多花草溫如玉都是叫不出名字的,她又是個實用派,好看但不能吃的,在她看來就沒什麼用。
自然,萬物有靈,有些花草雖然不能拿來炒菜吃,卻可以拿來入藥。
但家裡又沒有會炮制的能人,不如花錢去藥店買現成的。
今兒聽了陸槿年說的京都大亂天子暴斃的消息,溫如玉莫名就想到了原主在夢中同她交代的那些話。
雖說原主說過禍患殃及不到他們家,但也沒說個具體。
萬一隻是他們家人一路苟活,受苦受難但全家性命還能保住,這也算是殃及不到的話,那溫如玉可受不得這個苦。
不管如何,總之先做預防總是不錯的。
等到時候真的有什麼災難降臨的話,也好有個應對措施。
古代可是跟現代不同。
現代科技發達,至少溫如玉所在的國家糧食永遠是夠的,基本上也不會有供應不足的情況。
所以就算遇到一些天災人禍,至少能保證糧食供給,日用品不漲價。
但古代可就不一樣了。一旦遇到點兒什麼災難,漲價最快的可就是糧食。
而糧食一旦漲價了,自然也就帶動各種物品漲價。糧貴而民賤了。
雖然有“歉則賤籴”的說法,在糧食歉收的情況下調低糧食價格,但不是每個地方官員都能做到的。
“還有,往後家裡不能隻常備一個月的食物,要存夠兩年的糧、油、糖。還有雞鴨肉類,讓家裡廚房風幹了,存夠三個月的先,醬菜也是如此。”
陸成思考了一下,說道:“陳糧放久了口感也不好,現在各地都還沒個消息,等外邊兒鬧起來了,我們再準備也是一樣的。況且老太太一下子要存這麼多,每月開支也要上漲不少。”
“不礙事,現在鋪子裡有盈利,隻是這些糧食的話影響沒那麼大。陳糧放久了,以後隔幾個月施粥一次。既能做好事,又不至于浪費了糧食。”對于家裡的帳,溫如玉還是清晰的。
“老太太慈悲。”陸成恭維道。
其實處理這些糧食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将放久了的陳糧賣掉,這樣陸家多少能減少一些損失。
不過按照現在鋪子裡的收益來說,陸家并不缺那麼些大米跟醬菜。
而那些路邊的乞丐、貧窮的百姓卻很缺。
這時候的貧窮,跟溫如玉上輩子現代社會中的貧窮不同。溫如玉上輩子經曆過的貧窮,僅是對未來的迷茫。
是五險一金,是對房子、車子、票子的渴望。
而這個時候窮人的願望,是明天能有口飯吃,有一件能遮住下丨半丨身的衣裳,能夠在冬天裡不被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