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從哪裡聽來的?”
溫華熙意識到,前面的交流會議都是試探,現在才是這兩位的重頭戲。
“食堂用餐時聽到的,那會兒一是不熟悉那幾位同事,二是也不熟悉溫主任,不好幹預。”徐明琅淺笑,明顯有備而來。
劉韶打開手機,找到溫華熙的微信,沖着徐明琅展示出溫華熙朋友圈的背景圖,“徐秘,這傳聞有點好笑,華熙的朋友圈就是張西餐圖,這個彩虹旗不會指的是這個小裝飾吧?太離譜了。”
徐明琅雖然沒有接過劉韶的手機,但也仔細打量溫華熙的朋友圈。
溫華熙朋友圈其實非常符合“職場人設”,顯示的幾條内容都是轉發近期國家對媒體宣傳相關政策,和《問政》有關報道,頂部的美食圖難得有一絲人味。
“看吧,謠言就是這麼産生的。”高奉拿過紙巾擦嘴,不急不俆,“所以結了婚,這樣的绯聞至少少一半不是。我最近參加省裡會議時,認識一位很傑出的青年。好像是溫主任的青梅竹馬,《時尚瑞麗》創辦人兼總裁蘇洋。”
聽到這個名字,溫華熙和劉韶同時一愣。
蘇洋,溫華熙的大學校友,海東省傳媒大學民生新聞社的創始社員。
溫華熙還是趕忙表明立場,“蘇洋确實是我的大學校友,但青梅竹馬就完全算不上了。我們隻是朋友,不可能……”
高奉爽朗一笑,“你們看,小溫聽到蘇洋的名字就起波瀾了。我可沒有強制牽紅線的癖好,就是聊聊天。小夥子人很優秀,和我們溫主任一樣,年紀輕輕就事業有成。”但他又蹙眉,似是遺憾,“可惜尾指斷了,不然他的口才和外貌形象,如果能和溫主任一同主持《問政》,不說金童玉女,那也肯定叫一段佳話。”
溫華熙被打斷說話時沒有多少情緒波動,被所謂“如果加個主持人”來“摘桃子”也不甚動容,反駁就一兩句話的事。可是聽到他人提起蘇洋尾指的事,她如鲠在喉,無法接話。
“對了小劉啊,你家小孩幾歲了。”
高奉的話題一個大轉彎,聚焦到劉韶身上。
劉韶不明所以,但為人母後也習慣别人打聽,她樂于分享,笑道,“還不到一歲呢。”
“哎喲,我們女強人真是不容易啊,孩子還沒滿一歲,媽媽就得離開她去忙事業。真是辛苦。”
“也還好,家裡有育嬰師、保姆,我媽、我老公也一起輪流照看。”
徐明琅收拾起桌上餐盒,“您這是母乳喂養還是奶粉喂養啊。”
“我體質問題,隻能奶粉喂養。”劉韶說完有些心虛,她理智上認為沒有人能審判自己,但就是會下意識地覺得自己對不起女兒。
“孩子是不是對花生過敏。”
高奉的一句話,讓劉韶霎時間感受一股涼意,從脊椎骨逼至頭皮。
她女兒花生過敏的事,還是上周三她媽媽和育嬰師帶孩子去公園遛彎,一時興起兩個大人買了甜筒吃。就給孩子嘗了一點點她媽的花生甜筒,後面發覺孩子不對勁送去醫院。
也就是知道她女兒過敏原的人少之又少。
溫華熙整個人氣壓跟着降低,連一直作壁上觀的陳園也斂起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