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課,溫華熙照舊坐車前往韓暢家。
與前面四天獨自前往不同,因着今天燕堇要去機場,需要張蔚岚開車相送,就陪溫華熙一起前往韓暢家,再由張蔚岚送去機場。
“今天中午去複查怎麼沒有提前和我說。”燕堇和溫華熙一同坐在後座,她心情有些複雜。
不說她倆同住一個屋檐下,還是上的是同一個學校,可她們上次見面居然是在周一民生新聞社的會議上,而後溫華熙每天一大早出門,放學後就去韓暢家裡,深夜才回去。
兩個人就此,一次都沒碰上。
如果不是溫華熙确實有事,自己也在忙碌,她都懷疑這位同志在躲自己了。
溫華熙淺笑,“你不是微信告訴我今天中午有會議嗎?就是複查腹部,确定這個月還不能拄拐做複健,并不是什麼大的檢查。”
“這麼着急?”
“嗯,幫韓暢核對材料以外,想幫她多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坐着輪椅除了操作電腦,什麼也幹不了。”溫華熙握了握輪椅把手,“她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燕堇不好說什麼,她甚至不确定溫華熙和韓暢這短暫的相處有多少意義。
她看着溫華熙,“你最近幫她做校對工作,有什麼感受嗎?”
溫華熙眼眸黯淡,“她很不容易,也很了不起。”
“在書還沒出版前,沒有辦法和我說書裡細節?”
“嗯。”
燕堇不稀奇這個答案,她輕松轉移話題,閑聊最近降溫。溫華熙傷口恢複得不錯,着裝從連衣裙已經換成上衣下裙,行動更加方便。
送達後,燕堇沒有進去打招呼。
隻是韓暢的家和燕堇想象的不同,這是一座獨立民房,建築風格是非常符合海東省的二十一世紀初的老樓風,白色馬賽克小瓷磚貼滿牆面,看着舊舊的。
房子不大,兩層半,帶一個小庭院,裡頭具體如何她沒有了解。
掐着時間,燕堇簡單囑咐溫華熙有什麼情況和她說,就匆匆離開。
溫華熙見車輛駛遠,才拿出鑰匙進庭院。
這棟老樓是兩層半的制式,頂部半層閑置許久。
不過哪怕是二樓,溫華熙和韓暢誰也上不去,兩個輪椅戶的所有活動範圍都在一樓。
一樓是兩居室,一間書房,另外一間應該是韓暢的卧室。
過門石鋪設了鋁制輪椅坡,溫華熙徑直進入客廳,房子雖舊,但幹淨清爽。
客廳中央擺放的沙發是紅木沙發,一如主人風格,懸挂的電視還是液晶屏,許久不開也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溫華熙注意到,餐桌上擺放了幾杯熱茶,看來有客人來訪。
她移動輪椅到書房門口,輕輕敲門。
沒一會兒,門開了,是一位陌生的女士。
對方一臉疑惑地看溫華熙,又轉過頭看韓暢。
“華熙,你進來吧。”韓暢揚聲說完,和其他人解釋,“這是最近幫我校對新書的學生,溫華熙。”
開門的女士讓開身子,回到原來座位,溫華熙發現裡頭還有一位年長女性,瞧着四五十歲模樣,身穿灰色制服,胸前還别了個徽章。
對方用眼神示意算是打招呼,她也颔首回應。
韓暢輕咳,正經介紹道,“這位是省紀檢委領導陳在思,市紀檢委委員的袁清。”
溫華熙眼眸微睜,有些驚訝紀檢部門的領導會來拜訪韓暢。
她懂事地打招呼,“領導們好。”
陳在思禮貌笑笑,整個人顯得很親和,“小同學,你忙你的,不用在意我們。”
袁清颔首,“是的,我們也聊得差不多了。”
溫華熙乖巧點頭,不多作無謂的社交。移動輪椅到自己的小桌旁,打開電腦,專心開始校對工作。
隻是她還沒工作一會兒,就聽到自己的名字,沒刻意偷聽也聽了個七七八八。
“華熙這孩子腿上、腹部,就是因為新聞調查造成的。”
袁清忍不住瞥了幾眼溫華熙,“看來您也是後繼有人了,能有後輩繼承……”
韓暢深深歎氣打斷對方客套,擺擺手,“不重要。總之,你們按你們規矩辦事就好,原則是不變的。”
言畢,三人似有幾個呼吸的安靜,又好像全是眼神無聲的交彙。
溫華熙沒擡頭去看,直至她的鍵盤敲擊聲響起,一點點拉回氛圍。
“好,希望剩下的日子你能不留遺憾。”陳在思拍了拍韓暢肩膀,“認識你,我不虧。”
韓暢拍開她的手,“那可不,我也算是幫了你們紀檢委幹了多少好活。”
“就這樣吧,精力有限,不招呼你們了。”韓暢摸出口袋裡的藥,沒就水,直接硬吞進去。
一旁的溫華熙知道,那是止疼藥。
那天韓暢在她們學校吃的藥,也是這個。
而後,陳在思、袁清又說了幾句關心的話,就告辭離去。
韓暢搖着輪椅相送,雖然心疼她似乎不太舒服,但沒人阻止她。大家都有默契,這恐怕就是最後一面了。
韓暢在門口看着她們遠去的背影,有些恍惚。陳在思也生出白發了,看來時間不等人啊。
她回到書房,“華熙,你把這幾天校對好的,讀給我聽吧。”
溫華熙點頭,特地将資料打印出來。
這本關于韓暢的調查事件回顧,書名暫定為《隐蔽的真相:二十年調查記者之路》。
内容從韓暢實習跟進民警擊破拐賣婦女案件開始,揭露火車站、人才市場拐賣女性的招數,從入職海東省電視台的二十年曆程寫起,這本用一個個事件串聯的書籍,是寫滿韓暢如何完成一系列暗訪,如何對事件披露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