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人鏡芙蓉(重生) > 第77章 動如參商

第77章 動如參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春水一道,溪流潺潺,水邊立着“富春縣”界碑,碑旁有個白發老人盤腿坐着,兩手用力地擰幹一件藍白的舊外袍。

老人拎着一盆衣服,走向小山重重,越過一條陳年石橋,嘴巴裡哼着不成曲的小調。

泥土潮濕又芬芳,沾在老人的鞋履上。

才下了一場春雨,農家小院子裡積一潑水,進出籬笆要挽起袍角。

庭院内,素衣女郎坐在水井邊拿絲瓜藤刷碗,她頭發松散垂下來,沒過蝴蝶骨,發端有明顯的裁剪痕迹,看上去一刀利落,裁得很平。

老人哼着調子走近,彎腰把盆放下來,把一件件衣服往繩子上挂。

那嘶啞難聽的曲調回響耳邊,王若芙濕哒哒的手直接捂住耳朵,差點兒翻個白眼,“老師,收了神通吧。”

被她稱作“老師”的瘦小老人一回頭,頗精神矍铄,“嫌難聽?我還沒嫌你碗刷得不幹淨呢。”

王若芙低頭,手腕一轉,手上更用力,絲瓜藤幾乎要把碗底戳穿。

“神都裡要是知道鄧閣老歸鄉後天天折磨學生的耳朵,還不知道怎麼看您呢。”她抱怨道。

鄧遺光渾不在意,從王若芙手裡把那個碗救出來,方又道:“這大好春光的,你哪兒不能去?怎的跑回來陪我這個老頭子?”

三日前,頂着吳地第一場春雨,王若芙從太原回到富春縣。

“吃不起飯了。”王若芙随口道,“回來蹭您家的竈頭吃飯。”

“哎喲。”鄧遺光忙不疊擺手,“我這裡哪兒容得下您這尊大佛?”

王若芙拖來一籃豆子,慢條斯理剝了起來,一邊又道:“我這條路的起點就是您這個小院子,如今也算做出一番成績,怎麼不能回來看看?”

鄧遺光和她對坐。慶康甘露年間的第一臣,與崇武年間的“禦用刀筆”,在這個雞飛狗跳的小院子裡對坐着剝豆子。

“怎麼樣?瞧你出去走一趟,曬得皮都緊了。”

他那輕飄飄的語氣,像王若芙不過是出門喂了趟羊,全沒遇到過那些數不清的危險和一線間的生死。

王若芙摸了摸臉上,“有變化嗎?”

她很久沒在意過自己什麼模樣了。吃飽穿暖的時候,總怕自己不夠漂亮,怕肌膚不夠嫩、嘴唇不夠紅。真到了窮山惡水裡,她隻想着活下去,再醜陋不堪也要活下去。

鄧遺光不回答,轉而回憶道:“當年你身上銀子被盜了個幹淨,就剩下一個人、一柄劍,鞋子磨碎了、腳底磨得都是血才走到我面前,說要做天地間的一個記錄者。現在呢?找到你想要的意義了嗎?”

何為意義呢?王若芙輕聲道。此話一出,連鄧遺光都是微怔。

“我那時候無數次想回頭,想,争這口氣做什麼呢?有什麼用呢?”王若芙徐徐道,“但是想着想着,就走到了富春。然後我又想,倘若您不同意,我即刻放棄。”

鄧遺光一笑,“但是我同意了,而且很支持你。”

王若芙偷吃一顆豆子,被鄧遺光打手心,“生的也偷吃!”

她無所謂地拍拍手心,“是了。當年烏程縣大風暴雨,您把我拎過去,說這回我若是做得成,那便成了。”

鄧遺光一邊防着她偷吃,一邊感慨:“你也争氣啊。這不是證明了嗎?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确是最适合你的路。”

也就是她的意義吧。

那年明光殿裡的一時開悟,她終究付諸了實踐,且長久地行走此道。

如今回到富春縣,倒像是一身樸素地“衣錦還鄉”。

隔了一會兒,鄧遺光正色,問她:“若芙。你的前路呢?”

王若芙眼眸低垂。她被問住了。

三年多了,她之所以選擇回到富春,便是因為她不知道下一站該往哪裡去。

鄧遺光緩緩道:“我記得去年秋天,你寫信回來,說自己還在南邊。結果一兩個月的工夫就到了西平。為什麼突然北上?”

藏在廣袖下的指尖有一刹的麻木,血流在那一瞬間停滞。

王若芙說不出口,甚至不敢去面對那無比分明的答案。

她彼時的目的地,并非西平,而是天水。

因為高陽的一封信。

因為林世鏡要結親。

鄧遺光見她模樣,也是無聲歎氣,“我是後來才聽到風聲,說栖池,又要新婚了。”

他蒼老嘶啞的聲音,如砂紙磨過傷口,王若芙心裡鈍鈍的,泛起綿長的陣痛。

“之前你在南廣的時候,倘若多待幾日,就能等到他了。”

南廣毒窟乃是要案,朝野震驚。蕭頌遣林世鏡親自南下收拾殘局,但那時王若芙已然逃到蜀地。

兩地沒有很遠,隻不過她沒有回頭。

“最脆弱的時候都不肯見他。為何悠遊南海時,聽到人家新喜的消息,卻馬不停蹄地趕過去?”

鄧遺光追問。

而王若芙依然很難回答。

鄧遺光站起身,輕拍她的肩膀,“好孩子。你該回頭看看了。栖池或許也是你行路的意義。你就當他是一件禮物,老天為了彌補你,所以把他送給你。”

三月煙柳滿神都,林世鏡下了朝回到三徑風來,才一轉進巷子,就瞧見他家門前烏泱泱擠了一群人,頂上有人攀在梯子上,正要把牌匾摘下來。

他微蹙眉走過去,人群自然而然為他讓出一條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