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這裡好多人呀。”蘇轸被程氏抱下車,剛落地站穩,擡眼就看見烏泱泱的人群。
“今日中秋,又恰逢玉局觀開市,擺攤的擺攤,遊玩的遊玩,自然熱鬧了。”程氏拉着蘇轸的小手,笑盈盈地解釋道。
正逢年中月半,蘇轼一大早就吵着鬧着要出去玩,蘇洵拿他沒辦法,又想到玉局觀每逢節假日都會開市,今日觀中定然熱鬧有趣,便做主一家人齊齊進城遊玩,順道采買中秋節禮,等到了晚上好帶去老宅。
蘇洵一家雖然搬到紗縠行居住,但每逢節假日,都會回老宅陪蘇序一道過節。今年中秋自然也不例外。蘇洵已經想好給蘇序買什麼節禮了。玉局觀有一位道長會釀造一種養生酒,據說飲了能延年益壽。
那酒是否真有這個功效,蘇洵摸不準,但是那養生酒的滋味卻是相當不錯,清醇悠長,飲後回甘。他與常在玉局觀中擺攤蔔卦的無礙子交好,去年有幸得了一小壇玉局養生酒,那滋味,讓他至今念念不忘。
今日中秋,新酒上市。玉局觀為了慶賀佳節,也會出售一批新釀成的玉局養生酒。蘇洵早早地了消息,就等着排隊買酒。
程氏拉着蘇轸,蘇衡牽着蘇轼,采蓮和青枝兩個婢子也跟在後頭手拉手,蘇洵兩手空空,等了半天,見程氏沒搭理他,隻好怏怏地走在前頭帶路。
穿過飾有日月闆的靈星門,就到了懸挂“玉局觀”匾額的山門殿。山門殿内都是賣花燈的小販,其中數量最多,最受歡迎的 ,便是玉局觀道長們親手做的蓮花花燈。
這些蓮花燈是玉局觀的特色商品之一,隻有中秋這一日才能買到。玉局觀内也已經挂起了一盞盞蓮花花燈,清風徐來,花燈左右搖晃,煞是好看。
“阿娘,我想要這個花燈。”美麗的事物總是最讨小娘子們的歡心,蘇轸一眼便相中了一盞蓮花燈。
“好,阿娘給你買。”程氏對待三個孩子總是會努力做到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生怕哪個孩子受委屈,覺得自己不受重視。買給孩子們的東西,程氏往往都會直接買上三份。
因此,盡管蘇衡對花燈表現淡淡,程氏也給他買了一盞。
“謝謝阿娘。”蘇衡接過蓮花花燈,小心地護着它,不讓花燈被旁邊的遊人碰壞。
蘇轼原本更喜歡那個小兔子花燈,但是見兄長很是喜歡蓮花燈的模樣,也高高興興地要了蓮花燈。兄長同款花燈,到手!嘿嘿~
等蘇洵回過神來,三個孩子已經人手一盞蓮花燈。
蘇洵用眼神詢問程氏:慧娘,我的花燈呢?
程氏嗔他一眼:都多大歲數了,還想要花燈。
蘇家一行人過了山門殿,很快來到三清殿前的大庭院。此處才是玉局觀集市最熱鬧的地方,貨物品類也最豐富。
“瞧一瞧,看一看嘞,新鮮的石榴嘞——”
“上好的鵝梨,個大香甜,隻要十文一斤,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賣葡萄咯,皮薄多汁的葡萄,不甜不要錢——”
集市的東南角彙集了許多鮮果商販,中秋佳節,各式各樣的鮮果上市,小販們招徕客人的吆喝聲此起彼伏。
“阿娘,我想吃葡萄!”蘇轼的小嗓音脆生生的,在一幹粗嗓門的吆喝中顯得格外清亮。
“好,阿娘給你買。”程氏笑盈盈地答應了。
“阿娘,我還想吃這個大白梨!”蘇轼這個小饞貓看見什麼都想吃。
“好,沒問題,阿父給你買。”蘇洵寵起孩子來,也不遑多讓。
“我還要吃那個——”蘇轼來勁了,正要開始“水果大點兵”,卻聽見自家兄長出聲了。
“不許多吃,當心蛀牙。”蘇衡的聲音平平淡淡,卻透着不容置喙之意。
“哦。”蘇轼鼓起小臉,委委屈屈,但很聽兄長的話。
采蓮和青枝跟在後頭,彼此對視一眼,心照不宣地偷笑起來。果然一物降一物,要治四郎君,還得要三郎君出馬。
“慧娘,你與孩子們在此稍後,我去買壇玉局養生酒,去去便回。”蘇洵一擡眼,就望見三清殿前,玉局觀的道長們開始支起賣酒的攤子,挂上紅底黃邊的酒旗。攤子還沒完全支好,好酒的郎君們已經開始自覺地排起了隊,就等着買酒。
玉局觀賣酒攤上的兩面酒旗迎風招展,一面旗上寫着“仙露”,另一面上寫着“瓊漿”。蘇洵忙大步往前,加入到買酒的隊伍中去。
程氏買了石榴和葡萄,正打算就近尋個茶攤坐下,和孩子們一邊吃茶一邊等蘇洵買酒歸來,就聽見一個滿含驚喜的聲音從身後響起。
“程娘子?這是在帶兩位小郎君逛草市呢?”來人卻是淩家刷牙鋪的鋪主,淩大郎。
兩人寒暄了一番,淩大郎這才蹲下身來,拿出一個小盒子,遞給蘇衡:“三郎,這是我前段時間根據你給我的方子,調配出的牙粉。熟客們用了都說潔牙效果比舊的牙粉好了太多。這一盒是我做出來品質最好的牙粉,給你帶回家用。”
蘇轼好奇地湊過來,吵嚷着讓兄長打開看看。
“此處風大,回去再看。”蘇衡不為所動,收好牙粉,禮貌地向淩大郎道謝。
“客氣什麼!多虧了你倆,我鋪子裡的小刷牙賣得很好,最近甚至還有鄰縣的人慕名來買呢。”淩大郎厚實有力的大手重重拍了拍蘇衡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