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痛心疾首,捂着心口,臉上滿是失望:“為父對你寄予厚望,你卻突然說要放棄讀書改去學醫。你總得給我一個合理的理由!”
蘇衡沉默半晌。
比起登科及第,位極人臣,前世沒感受過親情溫暖的他更看重自己的家人。自他出生以來,得祖父關心,享父母愛護,感兄弟姊妹情誼,他已别無他求。惟願家人,平安喜樂,一世無憂。
隻是——天不遂人願。前世,他雖不是文史專業的學生,但他有一位摯交好友是個骨灰級“東坡迷”。因為有這位好友老在耳邊叨叨東坡事迹,蘇衡對三蘇未來的命運比一般人要了解得更深入些。
史載,1047年,蘇序逝世。1057年,程氏身亡。1066年,蘇洵亡故。基本上,每十年,蘇轼就會有一位至親離世。
如果他重新開始學醫,結合前世的醫術,也許有機會能延長至親的壽命。
思及此,蘇衡緩緩道:“學醫可以救人,讀書于我無用。”
“這是什麼理由!天下的郎中都死絕了不成,偏等着你來救人?!”蘇洵覺得長子簡直不可理喻。也罷,衡兒現在年紀尚小,等以後他便知道了。
“今日中秋,正值喜慶佳節,我不欲與你争辯。學醫之事,等之後再議。”蘇洵略感心累地擺擺手。
蘇衡啟唇欲言,見蘇洵臉色不佳,到底還是沒有再堅持。
·
次日,蘇洵一家收拾妥當,離開老宅,回了紗縠行。
蘇衡記挂着昨夜之事,一直默默跟在蘇洵身後,用一雙堅定的眼睛默默盯着蘇洵。程氏看出了蹊跷,奇道:“這是怎麼了?衡兒你與你阿父在打什麼啞謎呢?”
“我想學醫,阿父不許。”蘇衡直接說了出來。
“胡鬧!你有讀書的天分,旁人羨慕都羨慕不來,你卻舍棄不要,跑去學醫!為父決不允許!”蘇洵勃然大怒,一雙長眉倒豎,指着長子想罵又不忍罵。
昨晚,蘇洵一夜沒睡,在床上翻來覆去地想蘇衡的事,無論如何也想不通。今早憋着一股氣起床了,現在整個人如同一個炸藥桶,一點就炸。
“阿父……”蘇衡用懇求的眼神看向蘇洵。
“你!你是想氣死為父!”蘇洵狠狠地歎一口氣,放下手指,拂袖離去。
“洵郎!”程氏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拍拍蘇衡的肩膀以示安撫,匆匆追了上去。
蘇家三小隻留在原地,六目相對。
蘇轼昨晚熬了夜,今早起來原本還有些困倦,見到蘇洵與蘇衡鬧矛盾,一下子清醒了。
“阿兄,阿父這是怎麼了。”蘇轼一頭霧水地扯扯蘇衡衣袖。
“無事。”蘇衡垂下眼睫。
蘇轼問不到答案,又轉過頭去,用眼神詢問蘇轸:阿姐,他們到底怎麼了?蘇轸沖他搖搖頭,示意他不要再追問。
好吧……蘇轼低頭對手指,自己哼哧哼哧地分析起來。阿兄想學醫,阿父生氣。學醫怎麼了,阿兄又沒犯錯。阿父沖阿兄發那麼大脾氣,還那麼兇。阿兄都沒說什麼。哼!
蘇轼小朋友得出了自己的結論:阿兄好!阿父壞!
·
自中秋日蘇衡與蘇洵鬧矛盾已過去一哥個月有餘,父子兩如今仍是僵持不下,誰也說服不了對方,誰也不願妥協。
蘇洵原本以為長子還小,小孩子嘛,忘性大。總是一時興起想做一件事,但堅持不了多久又會抛諸腦後。沒想到,都過去一個多月了,蘇衡還是沒放棄學醫的想法。
程氏也在一旁勸他:“咱們家不圖富貴。也不貪權勢。隻要這幾個孩子平安快樂,我就心滿意足了。衡兒既然真心想學醫,那便遂了他的願。那是衡兒自己選的路,你何苦非要攔着他。”
“可衡兒确實是塊讀書的好料子,我這不是盼着他能成才嗎。”蘇洵歎氣。
“學醫就不能成才了嗎?”程氏反問。
“這,這完全是兩碼事!”蘇洵說不過妻子,負氣道,“總之,就是不行。衡兒有這般天賦,未來進士及第那是闆上釘釘的事。放着好好的康莊大道不走,偏要自讨苦吃去學醫,我不同意!”
“你啊,就是太倔了。衡兒的性子我這個當娘的最清楚。他決定的事情,從來不會改變。那你們父子倆就這麼僵着吧,我不管了。”程氏一甩帕子,裝作生氣地走了。
“慧娘——”蘇洵在原地跺腳歎氣,“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