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天,村裡有人送來幾個雞蛋,說是給周淮樾補補身體,周父做了份荷包蛋清湯面,香得他呼噜噜吃得精光,碗底倒不出一滴湯。
面吃完,字練好。
周淮樾上山去道觀,他惦記着無名草的事。
道觀在對面的山間,唯一上山的路必須繞過村頭曬谷場。周淮樾穿過村子時,沿途遇到好些個村民跟他打招呼,雖不認識,他都一一禮貌回應。
山不高,走到半山腰時,前方的路忽然變窄,兩邊竹林掩映,細聽有水流聲,尋聲走去。一方青苔斑駁的亂石下,藏着個泉眼,潺潺泉水湧出,彙聚成深度一米有餘的不規則水潭,清澈見底的潭裡長滿翠綠色冷水草。
陽光從樹葉的縫隙灑下,在水潭上泛起細碎的光斑,微風拂過時,碎銀閃爍。
為方便村民取水,靠近小路的一側,用石塊壘成平整的取水台,旁邊還放着長柄竹制大水瓢。
周淮樾彎下身體,雙手掬了捧泉水,涼且有點甘甜。當水從指縫間流走,掉落回水潭,濺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時,身後傳來小道姑的聲音,“你來啦!”
“嗯。”周淮樾的濕手在褲子兩側擦了擦,轉身看到靈溪手裡拎着水桶,眼神裡都是期待。
他接過桶,挑着眉笑道:“來看你的大師父。”
小道姑站在一旁,看周淮樾把水桶按進潭中,裡面冒出翻滾的氣泡時,她悶悶不樂,語氣喪喪地說:“大師父心情不好,萬一罵你,你可要忍着。”
!
一桶水裝滿,周淮樾擡頭看了眼靈溪,似玩笑般,“要不,等她老人家心情好的時候,我再來?”
靈溪沒接話,因為她不敢說:大師父讓她來打水,就是接周淮樾回去挨罵的。
......
打滿水,靈溪在前面領路,周淮樾拎着水桶跟在後面。
大概走了十多分鐘,在竹林深處的盡頭,看到爬滿枯藤的碎石院牆,觀門石匾雕刻“玉濟觀”三個骨力遒勁的大字,下面青石門楣刻有八仙圖案,古意盎然。
油漆剝落的朱紅色大門,門口右側有個上半截斷裂的石柱,刻有:龍髯何必下雲庵,鼎足三笑說鬼神。
走進觀門,不過是三間并排的簡陋瓦房,黑瓦白牆,牆面斑駁,一處牆皮已脫落,露出裡面的黃色土坯塊。中間主殿,屋檐比旁邊的兩間略高,微微翹起,在破敗中顯出幾分古樸的美。
殿門上方石刻太極圖案,下方懸挂木匾“祖師殿”,供奉着道教祖師張道陵神像。旁邊兩間房,右邊是藥王殿,祀奉孫思邈神像,左邊是間生活用房。
“大師父,師父。”靈溪喊着人,踏入觀門。
聽聞聲音,一位身着灰色道袍,發髻高高盤起,插着木簪的女道士,從房屋裡走出來,她的袖子挽起成卷,看到後面提水桶的周淮樾,忙迎上去接手:“放下吧,我來。”
“您是靜玄師父吧,謝謝您幫我看病。”周淮樾并未放下水桶,繼續往裡走,“靈溪,水倒在哪兒?”
“這兒。”小道姑指着左邊牆根的黑色大水缸。
水倒入缸中後,靜玄接過空桶,對周淮樾說:“快進去吧,等着你們呢。”她指了指身後的房屋,裡面傳來似破風箱般沙啞沉悶的咳嗽聲,緊接着是一句嚴厲的問話,“還磨蹭什麼呢?”
“來了。”靈溪朝屋裡回話,又拽着周淮樾的衣袖,在他耳邊小聲低語,“你忍着點。”
怎麼?
不當徒弟真要挨罵?
跟着靈溪走進屋内,左邊是竈台,中間擺放一張八角餐桌,牆壁上貼着領導人畫像,往右邊是卧房,門簾是各種碎布拼出來的八卦圖案。
“大師父!”靈溪挑開布簾,靠窗的通鋪炕上,最裡面側躺着位滿頭銀發的老人,精神矍铄,目光有神,正直勾勾地盯着周淮樾。
?這眼神怎麼感覺欠她好多錢似的。
“你怎麼還不把我徒弟帶來?”老人劈頭蓋臉上來就問。
?
直接把周淮樾問懵,他把靈溪往前推了一小步道:“她在這兒。”
“我說的是老三,老三。”老人的聲音高出一截,帶着滿滿的埋怨。
??
靈溪與周淮樾對視,組成兩個問号。
“大師父,他真的不是老三嗎?他懂藥材,很懂。”小道姑不信邪地反問道。
“不是,不是!我的老三不懂藥材。她怎麼還不來,是想讓我死不瞑目嗎?”老人的情緒突然激動,真就傷心難過地哭出聲,還不忘指着周淮樾責備,“你傻站着幹什麼?快去,快去把我徒弟帶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