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弦再度恢複意識時,是和一衆鬼魂在鬼差押解下前往地府時。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無一不被鐵鍊捆綁着手腳前行。
陰間第一站:土地廟。
每一個地方都有土地廟,有些是我們陽世的人肉眼看不的,一個靈魂的出生和死亡都要經過當地的土地廟的。土地雖然神位低微,但卻是家喩戶曉的正神,更是天下各路堂口和神界溝通的一個重要使者,當有人陽壽已盡,陰兵會拿着勾魂牌和批票押着亡魂到土地廟通關,土地公公要打開本地《戶籍冊》進行核實,此亡人系屬本地人氏,确實壽終正寝,便在批票上蓋上本地土地大印,通行陰間。在土地公公神案的兩邊有兩個通道關口,一個是直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大路,一個是前往陰曹地府的黃泉路。一個關口光明萬丈,一個關口漆黑無比。陰兵壓着鬼魂化作陰風踏上了黃泉路。
宿弦十分不解,差點兒和負責押解的鬼差發生口角,自己明明犧牲保全了百姓和弱小妖族,為何不是直接去那個閃着金光的西方極樂世界呢?
鬼差聽後哈哈大笑,直言道:“聽聞極樂世界都是些佛陀與和尚,你當真願意去?”
聞言,若是真的,那她可不樂意了,畢竟和尚天天除了誦經就是吃素,宿弦去那兒的話豈不是成了尼姑。
陰間第二站:黃泉路。
常聽人說:黃泉路上不好走,黃泉路上無老少,确實這樣。黃泉路上的亡人還不能叫做鬼,隻有進了鄷都城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鬼魂。有的時候給人買壽搶魂,就都是在這個黃泉路上搶魂的,因為還沒進入鄷都城,一切都還有轉機。
但是百世輪回,從來沒有任何一人給她搶過魂買過壽,更别提無量靈境那群妖怪了。
黃泉路上一路崎岖颠簸,各路靈魂有的哭嚎不肯前往,有的滿嘴花言巧語讨好陰兵,有的迷迷糊糊一路直走……宿弦不哭不鬧,平靜得很,她倒是不大想回去,等見了冥王老爺,肯定論功行賞求來生一切順遂。
雖然此時人的求生意識是最強的,但是上了這黃泉路又有幾人能夠還魂呢?任憑靈魂怎麼哀求,怎樣使出渾身解數想要逃跑,都掙不開陰兵手裡這死亡的鐵鍊,一路歸去。
陰間第三站:望鄉台。
人死後會登上望鄉台。一到望鄉台,望着家鄉回不來。到了望鄉台,幾乎就沒有能回來的可能性了。這個望鄉台據佛經裡記載是觀世音菩薩體恤衆生不願死亡,惦記家中親人的真情實意,發願而成。就是為了讓逝去的親人能再看一眼陽間的故鄉,還有所有的親人。
身邊的鬼魂有哭自己的生前榮華的,有戰死沙場不舍妻兒的,有被子女厭棄餓死卻望兒不舍的,還有孩童眺望家中憂傷的父母和夥伴……
宿弦将一切看在眼裡,卻難以感同身受。
她記得自己做過采茶女,當過裁縫鋪裡的繡娘,替商戶老爺跑過腿,在青樓裡成為頭牌,上至女官下至乞丐,已經想不起來曾經的命運了,但是隻有一點——沒有哪一世活過二十歲。
等見了冥王,她一定要求求他給自己一個能得到善終的命途。
鬼魂們還在舍不得前世,她學着他們的樣子往遠處眺望,可惜什麼也沒有,想必是從來沒有真正屬于她的故鄉罷了。更遺憾的是各人隻能看見自己的故鄉和親人,否則的話宿弦倒要趁此機會看一看别人的故鄉,從水鄉到大漠,從草原到雪山,她生前不曾見過,便想着透過他人的思念長長見識。
陰間第四站:惡狗嶺。
下了望鄉台以後會繼續往前走,會聽見狗叫聲,而且聲音越來越大。那個聲音叫的人毛骨悚然,狗和雞是陽間和陰間溝通的兩個重要的媒介,狗可以看見陰間的靈魂沖着她叫,而金雞報曉鬼魂必須避讓,以免陽光照到魂飛魄散。惡狗嶺上的狗是一群惡狗,目光兇橫,滿嘴鋼牙,皮毛像鋼絲一樣。路過這裡的魂魄會被無情的撕咬。
那些生前惡貫滿盈的家夥最容易招惹惡狗的撕咬,幸虧宿弦沒做什麼壞事,順利地從這個鬼地方通行。
陰間第五站:金雞山。
過了惡狗嶺,來到了金雞山,金雞山峰兩道嶺,筆直的山峰要一點一點的爬過去,沒有捷徑可走。形狀就好像從雞背爬到雞冠子。這關惡狗嶺和金雞山是所有去往鄷都城的鬼魂的必經之路,是必須過的兩道關。
陰間第六站:野鬼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