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學把握濱河發展所處的新階段。濱河的發展在今後一個較長階段都将處在夯實基礎與加快發展并重的關鍵時期。市委、市政府從濱河所處的發展階段和加快發展的需要出發,确立了加快推進西部區域性現代化中心城市建設的任務,努力建設‘活力濱河、創新濱河、和諧濱河’,充分體現了我市所處發展階段的要求和目标定位,隻要緊緊圍繞這個目标定位努力奮鬥,濱河的發展就大有希望。
(三)科學評估濱河發展的新環境。受漂亮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影響,明後年國際、國内發展環境不會樂觀,全球經濟和國内經濟走低已成定局。要充分考慮大環境變化對濱河發展布局的影響。
(四)科學分析濱河發展的新重點。堅持‘工業強市、科技興市、生态立市’,依托區位優勢,圍繞特色産業,搶抓機遇,強化服務,改善發展環境,以大項目帶動大投資,以大投資帶動大配套,以大配套帶動大發展,力争實現濱河發展的新突破。
(五)科學構建濱河發展的新優勢。發揮好大工業基礎産業優勢,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發揮好區域物流集散中心的現代服務業優勢,打造濱河區域性金融中心,努力構築三産引領經濟發展的新格局;發揮好文化生态旅遊産業優勢,構建支撐經濟一體化發展新的增長極;發揮好科技創新優勢,大力發展以循環經濟為主體的生态經濟發展新模式;發揮好多種所有制優勢,培育以非公經濟為龍頭的經濟發展新高地。
(六)科學構建濱河發展的新平台。隻有努力實現發展環境的無縫對接,努力實現發展成果的零積壓,努力實現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才能為濱河科學發展、加快發展構築起新的平台。為此,要着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為加快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建立完善促進科學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努力提高市場化水平,努力提高專業化水平,努力提高作為省會城市的服務水平,加快實現濱河跨越式發展。
二、抓住特色,打造優勢,全力實現加快發展、率先發展、科學發展
(一)努力打造世界避暑之都。濱河氣候宜人,海拔相對較低,非常适宜人類生活,特别是在夏季,具有熱帶沙漠氣候的幹爽,而沒有沙漠氣候的熱燥;具有南方氣候的溫濕,而沒有南方氣候的悶熱;具有西北地區夏季氣候的涼爽,而沒有西北氣候的幹燥。因此,要下功夫把蘭原河園鎮、槐間茂盛山、向上吐連溝、劉堡桃園、城中北道鎮打造成功能多、檔次高、特色新、輻射強、影響大,符合生态經濟型發展戰略要求的濱河‘五大’夏宮旅遊度假休閑區,并力争将國家公務員休假中心設在濱河。
(二)努力打造世界玫瑰之都。濱河清香玫瑰是世界上最好的玫瑰品種,發展玫瑰産業可以增加收入,改善生态環境,苦水玫瑰産業遠期可成為與濱河礦業、冶金相當的特色産業,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要把玫瑰産業鍊作為濱河特色産業大力扶持,力争用10年的時間,使玫瑰種植面積達到100萬畝,年銷售收入達到500億元,農民年增收達到50億元,把濱河打造成真正的世界玫瑰之都。
(三)努力打造專業化、功能型、國際性基金中心。省委、省政府提出将濱河建成西部區域性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标,為濱河市的金融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需要我們站在全局和戰略高度,對濱河金融發展審慎定位,以建立專業化、功能型、國際性的基金中心為突破口,建立以創業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股票基金、債券基金和對沖基金等為主的基金體系,建立國際性的基金投資、交易、信息、傳播、教育、研究和交流以及配套服務中心。以基金中心為龍頭,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帶動濱河金融業的全面進步,支持濱河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走出一條西部中心城市有特色的金融發展道路。
(四)努力推動濱河生态修複試驗區建設。生态也是生産力,改善生态也是提高生産力,對濱河尤其如此。根據近幾年濱河降雨情況和專家預計,未來十年濱河可能面臨生态修複的難得機遇,濱河要以科學發展觀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指導,以生态恢複學和可持續發展理論為依據,以保護、修複、恢複原生态植被為主線,以生态修複試驗區為支點,充分運用生态修複與恢複原理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用30年左右的時間,修複和恢複黃河中上遊流域的植被、生态、環境,促進沿河流域經濟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目标。
(五)努力打造黃河文化景觀長廊。按照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現有風情線園林綠地相結合的原則,把以河頭至三園峽黃河市區段為重點,西至巴磨峽,東至橫城鎮,全長103公裡的黃河兩岸,建設黃河文化景觀長廊。要擴展、完善、充實、提高已建景點,并新建一批文化景觀,與已有景觀相結合,形成更大規模的景觀群。使濱河黃河文化景觀長廊成為獨具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線,人文景觀内涵豐富的旅遊線,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黃金線。
(六)加快研究開發核能供熱,着力改善濱河大氣環境。依托在濱的國家核工業505、605等大企業,以及中科院濱河分院相關的核物理研究院所和科技人才優勢,采用‘地、企、校’和‘産、學、研’相結合的辦法,集中核物理科技骨幹力量,加快以核能供熱為主的民用技術研發聯合攻關,促進核能供熱産業化,實施核能居民集中連片供熱和産業統一供熱,大力發展清潔核能民用工業,加快淘汰燃煤、燃油鍋爐,優化調整能源供應結構,從根本上改善濱河的大氣污染狀況。
(七)努力構建濱河國防科技産業基地。建立‘濱河國防科技産業基地’,充分發揮河隴省、濱河市國防科技工業中核工業、化工制造業以及原材料加工制造業在全國的比較優勢,促進國防科技工業的産業集聚并發揮規模效應,加快産業内的技術、資源整合,推動國防科技産業投資基金的設立,并有效發揮作用,促進濱河國防科技産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帶動全市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