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開始想,到底為什麼了。
心裡的念想告訴她,擡頭看沈旭清。岑甯熙卻頭一次别扭的不想看。
或者說,不敢看。
這種心理狀況太奇怪了。
有時候别扭的情緒很影響思考,岑甯熙沒心思聽下邊的歌。過了會兒,發現選手在唱《時間煮雨》,悲傷的調調讓岑甯熙心裡好受一點,
微微側眸用餘光看沈旭清,還好,她正認真地看大屏幕上放的mv。
岑甯熙的緊張感消失,她暗自松了口氣。
後半場,有個身材保持健康倒三角的女孩盛裝打扮,唱林俊傑的《修煉愛情》。卻在上場前被叫停,讓她換歌,下一位選手補上先。
結果因為臨時換歌,女孩準備不充分,頻頻跑調,甚至副歌部分有破音的征兆。好幾次險些沒唱下去,現場大家踴躍鼓掌,激勵她唱完。
此番小插曲,無人放在心上。
後來,蘇楠說,很多歌曲校領導拿到節目單時,都讓選手準備至少兩首歌曲。由于比賽場面有人拍攝全程發送到學校的社交賬号裡,校領導臨時覺得大屏幕上“修煉愛情”四個字太顯眼,傳播早戀風氣,讓選手啟用備選曲目。
大部分選手都不需要啟用備選曲,因此沒認真練習導緻失誤頻繁很正常。
要說是誰的錯,肯定是校領導的錯。可惜這學校裡,學生哪裡能和領導叫闆,所有人都以為這事不了了之。
十佳結束沒幾天,臨時改歌叫陳詩兒,和同班同學,也就是學生會長吵了一架。學生會長負責每個節目的審核。從會長拿節目名單給校領導一審直到比賽正式開始前都沒有問題,是校領導臨時起意要改,讓學生會長找人通知,陳詩兒覺得心裡過意不去,猜測會長落井下石。
會長也有一點錯,就是她提交名單時把有關愛情的元素都抹去,曆年來校領導都睜隻眼閉隻眼給過,今年不知怎麼的,管得嚴格起來。
可謂是好心辦壞事。
她倆晚自習吵架影響别班自習。不少人私下念叨,壓根沒人在意那天的失誤,沒必要如此耿耿于懷。
也有人替陳詩兒辯解,畢竟是盛裝出席,不曾想落得個差強人意的結果,恐怕會心心念念一輩子。
岑甯熙的注意力全然不在十佳的八卦上,後邊唱的什麼她記不清,回憶隻停留在開場的那首《女孩》。
和她身邊的那個女孩。
岑甯熙真的很不想承認,她開始關注起一個人,在意她的每一個細節。
很小的時候,她媽媽說,班級裡的誰誰多乖啊,成績也好,性格也好,得到的小紅花最多。老師也會在課堂上誇獎那個女孩,讓全班同學以她為榜樣。
小甯熙聽進去了,她開始每一天觀察那個女孩的一舉一動。女孩寫字,她也埋頭寫字,女孩用橡皮擦,她也拿起橡皮裝模做樣地修正錯誤。那時候她在想,這樣自己是不是也能夠變得和她一樣,擁有班級裡最多的小紅花?
後來岑甯熙發現,她不敢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也沒法在路上看到老師笑盈盈問好,而是扭頭一溜煙走了。
從那之後,岑甯熙認為觀察别人的行為很傻,像是逼着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
而且隻顧自己也能夠過得很好。
她的成績并沒有因為模仿不到位變得很差,岑甯熙很聰明,老師和家長都是這麼評價的。可就是不愛說話,太内向了,不夠有活力。
内向在長輩們看來是個缺點吧?
初中爸媽工作忙,把岑甯熙送到寄宿學校,體驗了需要社交的集體生活。岑甯熙證明一件事,她隻是安靜,不是内向。集體生活在她眼中,隻要和每個人劃分固定的界限,以别人的要求按需回饋,她就能過得順風順水相對安穩。
過去的岑甯熙,是中間人,是邊緣者。沒有小團體,沒有很深切的友情,同學們之間的矛盾也好,親密關系也好,岑甯熙經常在中間當媒介傳遞信息。
她與所有人的關系都挺好,又與所有人的關系都不太好。
岑甯熙不需要一段親密的關系,她覺得沒必要,這也是她對親密關系有所排斥的原因。因為未知,因為陌生,因為見過太多決裂,兩面三刀,她對一段關系的期望值很低。
她對社交擁有一段彈性關系,别人走進她就退步,别人遠離她就走近。互不越界,互不打擾。
可是她開始注意沈旭清了,渴望與她更進一步。
岑甯熙與沈旭清的關系超過了她的彈性極限,現在她的神經就和那即将崩斷的彈簧一樣,搖搖晃晃嘎吱作響。
鋼筋被拉扯超越彈性極限時,會經曆一段應力與伸長率不成比例的混亂階段,在學術上,這個叫“屈服階段”。
和人相處就像是拉扯一段有彈性的低碳鋼,遇到想要親密的人,就不自禁地用力扯了點,超出彈性極限,進入屈服階段。
一旦進入屈服階段,鋼筋的形變無法複原,雙方要小心翼翼維持鋼筋的連接,稍有不慎,結局就是“啪”的一聲斷掉。
和沈旭清的相處正是這樣,進入屈服階段,無論這段關系能不能持續,她已經無法恢複到原本的模樣。人不是鋼筋,人比鋼筋更容易形變,更容易變成另外一個人拉扯的形狀。
理智的尺度保護岑甯熙至今沒有留下他人的的形狀,但是這次,不同以往。
晚上,岑甯熙罕見的失眠了。這隻會發生在剛住宿不熟悉集體生活的學生身上,或者,有心事的人身上。
很顯然,岑甯熙是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