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桢并沒有急于挑選一本書去閱讀,她發現每一個書架中間一層的隔斷上,都有一句話。她仔細讀了一遍:
“書,或許不能解決眼下的難題,但它一定能給你戰勝困難的力量。”
“書中不一定有黃金屋,但一定有更好的自己。”
“一個喜歡自由而獨立閱讀的人,是最難被征服的,這才是閱讀的真正意義。”
這句話像暴風雨中的閃電一樣,照亮了天空,觸及明桢的思想靈魂。這隻是簡單的一句話,但需要細細品讀其中之意。
她也看到有很多老人在借書還書,他們到這個年齡了,就是不讀書也很正常,但他們依然堅持閱讀,這就是他們的選擇。明桢從心裡尊敬他們。
金陵學院的賀如玉老師上課的時候說過,随着經濟的發展,很多城市都有随處可見的高檔寫字樓、商場、别墅,但是面向社會公衆開放的圖書館卻少得可憐。一個城市的發展是要看GDP,但也要騰出一點地方來,不為賺錢,隻用來供養市民的精神和心靈。
明桢看了一眼牆上的鐘,時間不早了,她得走了。
從圖書館裡出來,她擡頭望着天空,心裡又想起了林尚川,想起了楊宛茵對她說得那些話。自責和悔恨就是這樣,就算她用别的事轉移了注意力,短暫的忘卻。可一旦安靜下來,它就會馬上爬出來,在心頭纏繞,折磨人的心。
下午三點多的陽光依然明媚,而她隻想流淚。
在回南京的車上,明桢緊閉雙眼,腦子裡還是不斷回響着楊宛茵說的話。原來,林尚川三十一年來,唯一帶回家見父母的女孩子,隻有她。原來,他可以對父母說,願意等她十年,隻想和她在一起。原來,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地位和編制是那麼重要。
可她又做了些什麼事呢?她親手毀了他的事業,毀了他的夢想,讓他身敗名裂。
而且還不止如此!她曾當着林尚川的面,毀了他在教堂為她戴上的镯子。林尚川流淚的時候,她還對他惡語相向,說了很多刺耳的話,侮辱他。
林尚川和她最後一次見面,是在秦淮河畔的教堂裡,他穿着新郎的禮服,對她說過:“明桢,我愛你。婚姻是一種承諾,一個人一生隻能結一次婚,隻能承諾給一個人。我要承諾的那個人,就是你。”
原來,林尚川說這句話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要走了,他把他的婚姻以這種形式給了她。可是她直到今天才明白啊!這就是她的所作所為,她能體會到林尚川的心該有多痛!但是自始至終,林尚川從沒有責怪過她,沒有對她說過一句狠話,他默默承受着一切,作為一個男人,他把最後的愛和溫柔都留給了她。
林尚川說過,他從不後悔因為愛她而被她萬箭穿心,他為他對她的愛,卻沒有讓她變成一個更好的人而感到遺憾。現在看來,像她這麼不堪又愚蠢的人,他不僅該遺憾,而且也該後悔怎麼愛上這樣一個心術不正,隻會舉報告密的人。
如果不是她,林尚川會好好地在音樂學院當他的大學老師,有名望,有社會地位;也會好好地為自己的音樂夢想努力。此刻,他應該在上課,在創作曲子,或者在彈鋼琴。
如果不是她,他或許會和一個家庭出身相當的女孩子結婚,現在過着幸福的婚姻生活。
是她,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迹,并且是用最傷人,最卑鄙的手段,讓他無處訴說,無處化解,隻能默默離開。如果她早知道,那是她最後一次見到他,她一定會跪在他面前,求他原諒,求他不要走。
一想到這些,明桢再也無法原諒自己。她心中的自責、悔恨、愧疚,壓得她的胸口像是要爆炸一樣,她在車上痛哭起來。
明桢的哭聲引來其他乘客的圍觀,他們盯着她看。一個不知道事情真相的大叔善意安慰道:“小姑娘,節哀順變!人死不能複生。”
“是啊,别傷心了,你還年輕,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
“走了的人已經走了,活着的人還要好好活下去,别哭了。”
明桢聽着别人這樣安慰她的話,心中感動于他們的善良,但也更加難過。至少,她從沒這樣想過,她知道林尚川隻是離開了她而已,他肯定會在某一個地方好好活着。
她沒有跟他們解釋什麼,隻說道:“謝謝你們,謝謝。”
自從遇到林尚川開始,因為種種原由,她總是在流淚。這段日子,她更是哭得太多,眼睛看東西都不太清楚了,她太累了。明桢擦幹眼淚,靠着椅背,閉上眼睛。
真正的離别不是桃花潭水,不是長亭古道,不是淚眼婆娑,而是在一個很普通的日子裡,有的人悄悄地離開了。當第二天的陽光依舊照耀着大地時,那個人卻再也不會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