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病弱隻會讓你心碎 > 第7章 沒門

第7章 沒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

永安帝蘇晉安乃高祖之孫,大梁的第四任皇帝。

高祖規定,皇帝45歲之前必須立太子,60歲必須退休,不可更改。

作為第三代,蘇晉安這一輩還沒有喪失拼搏勁。

在太宗45歲考校諸皇子時,蘇晉安輸給了大哥,被封為地方藩王,就封蒙古,于京城上方捍衛咽喉,改造草原上的大梁新成員,使其融入大梁。

結果太宗活得比兒子長,太子病逝了。

這就傻眼了。

選其他兒子吧,厲害的兩個兒子一個燕王蘇晉安,一個海南王蘇懷升都有要任在身,輕易動不得。其他兒子要麼投身藝術界、科學界,無心政治,要麼直接開擺。

太宗沒辦法,隻好在京城的孫輩裡扒拉扒拉,瘸子裡面挑将軍,挑中太子的二兒子,細心教導。等到六十歲退休後,把他扶上皇位才閉眼。

結果誰知道小皇帝拎不清,自以為皇位不穩,執意要削藩,尤其是離得最近的燕王。

燕王蘇晉安一開始還不相信,覺得是謠傳,等自己一臉懵地接到自己人傳來的削藩消息時,整個人be like我英明神武的父皇怎麼會選出這種東西.JPG

連忙和其他藩王飛鴿傳信商量。

南安王:在調節藩國打架,忙。

雲南王:在和地方酋長死磕,忙。

甯夏王:太遠了,我年紀大了,不想去。

西州王:同上。

親弟弟海南王在海外,還沒回信。

其他藩王:我離得太遠了/忙着呢,你離得近,最近也沒事,你來吧。

燕王:那行吧。

于是燕王在熙平二年打着清君側的名義造反了。

所到之處,莫不飛沙走石,電閃雷鳴,天助賢王;士兵皆被燕王龍虎之氣所鎮,紛紛潰敗。

其他藩王搖旗呐喊,對中央朝廷的支援命令各種推诿阻塞。

小皇帝終于反應過來了,奈何時光不能倒流,在燕王攻入京城的前一晚,他帶着悔恨飲鸠自殺。

燕王就這樣登上了皇位,改元永安。

雖然前因後果聽起來頗為滑稽,但放在政治上,屬實有些地獄笑話的味道。

連燕王世子都死在這場政治動亂中,更别提衆多寂寂無聞的犧牲品。

*

永安帝在宣政殿側殿召見了孫景哲,叙舊之後,永安帝讓孫景哲簡單談了談民法典基礎構想,便說:“翰林院法律大學士朱惟,曾與朕言及民法典之構想,然未若卿之詳盡。朕欲命卿主持民法典修訂一事,不知你近來身子如何?”

“陛下厚恩,景哲感激不盡。”孫景哲拱手行禮,苦笑道,“雖心中願為陛下分憂,然實因疾病困擾,體力不支,恐難堪當大任,不若改由他人代行此事,以免延誤國事。”

永安帝隻好說:“唉,那便由翰林院主持,趁此界文法大會之機,動員朝野上下,漸次修訂。”

鐘鼓樓敲響,上朝時間到了。

待朝臣按品級高低依次進入,永安帝帶着孫景哲入殿。

朝臣們都很平靜,昨日皇帝通知各部門上朝,該打聽的都打聽過了。由吏部開始,各部尚書和主管依次上前彙報。

沒什麼特殊的,大梁還在上升期,朝政很穩當。

“海南王上奏:臣啟陛下,蓬萊神州地廣人稀,近來風災又起,爪哇多處蓄奴動亂,倭國海盜盛行,逆境重重,正需賢才以共圖大業。臣實難兼顧四方,懇請朝廷恩準,增撥進士、舉子等德才兼備之士至此。若得朝廷援手,則地方幸甚,百姓幸甚。望陛下體察下情,予以成全。”随侍念道。

這一段話,翻譯過來就是:哥,我這缺人,快來送人。

永安帝聞言鎮靜地回複:吏部讓各省中書翻翻去年剩下的進士、舉人,挨個問問,看看誰願意去。完了把名單交上來,再給海南王送過去,讓他自己派人來接。

孫景哲心想這個比軍營還适合孫景行,不知道秀才能不能去?

剛剛生出這個念頭,就有人站出來提議,可以讓願意鍛煉自己的秀才們也跟着去,不去做官,就是跟着學習一下經驗。

永安帝覺得提議得很好,允了,還要求各大學學院各派兩人前往。

等大臣彙報完,永安帝提出修訂民法典一事,讓随侍将孫景行手稿傳閱,待傳閱完畢,又讓孫景行一一詳細講解,然後大臣們提問,孫景行解答。

亂哄哄吵了一會,永安帝說:好了,大家說得都很好,不虧是我朝棟梁,這件事就讨論到這,讓翰林院接手法典修訂,各位愛卿們的建議都會考慮到的。下一個議題。

孫景哲上完早朝,隻有一個感受:在座的諸位都是辯論高手.JPG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