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福找到長孫丞相,仰着頭叫他:“娘娘叫你跟我進宮一趟,說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要商量,要你現在就跟着我進宮去哩。”
長孫桓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他進宮去了,見到了林曦。
“臣拜見皇後殿下,皇後殿下胡千歲吉祥。”
林曦聽這“胡”字,一時沒想起自己在别人那裡就是姓“胡”的,她有點愣。一句話裡她不知道這“胡”是哪個“胡”,“胡”是什麼玩意。後面她才後知後覺。
也因為這樣,這才給了這本就心虛的丞相一種神鬼莫測的感覺。
“起來吧。小運,長孫丞相也累了,給他端把椅子來。小福看茶。”
茶、茶點和椅子端來,倆人開始對談。
長孫桓先說話了:“不知殿下召臣,所謂何事。”
林曦是有事要跟他說:“丞相嫁女,天子娶親,你也就是我這嶽丈了,本就一家人。也就昨兒,我見了丞相愛女長孫花笑一面,頗有眼緣。家裡添了新人,本就是一樁好事,所以才特地讓小福将嶽丈叫來,好一睹丞相風采。”
長孫桓在萬國會時是見過這位皇後的,也僅僅是一面之緣。現在看了,更覺得她是老國師的翻版。畢竟老國師确實是死了,現在的這位皇後……
“殿下言重了,陛下本就是天命所歸,一代天驕。能看上我的女兒,下聘寒舍小女,能讓小女這麼多年的這心思能有所回應,夢想成真。雖不及殿下與陛下的一段良緣,但小女這也成一段佳話。”
長孫桓裝出一副憧憬的模樣來,他自己都覺得有點不太好,有點惡心。畢竟她女兒樂不樂意,他自己很清楚。但他也是血招沒有啊。
林曦聽得拳頭都硬了,她又想吃人了。這父女倆說的話果然是一個味道的。林曦被這麼跳臉,她有點吃驚。感覺這人不尊重自己呢,但又覺得這麼想有失偏頗。
這想殺人的心一時按不住,“砰砰砰”,林曦大喘氣。再這麼聊下去,她得被氣死。聽别人說“她惦記自己老婆”,還裝大度,不生氣。嘶……什麼奇怪的愛好。
林曦轉移話題,這話題再聊下去,就得死幾個人才能消災了。
“哀家也是這個意思。隻不過小福也跟丞相說了,不是這見嶽丈的事不太重要。隻是哀家這裡都還有點小忙需要嶽丈多多幫襯才是。于是順帶提提。”
正戲開場。
自己這時候還沒有說呢,就見長孫桓猶豫不決,林曦便接着說:
“放心,哀家是小事。隻需要嶽丈幫我把這一個折子遞交陛下就行。你,可以先打開看看。”
林曦把自己清早寫的奏本交給了長孫桓,長孫桓隻見奏本正中央九個隽秀大字“奏青龍山國師顯聖表”。
長孫桓一見這個,他冷汗下來了。這是表嗎?這是一份殺頭的重罪。他立馬叩頭:
“臣非不願将這份折子代為呈送陛下,隻這後宮不得幹政也是祖訓。與陛下私房耳語,事也了了。娘娘若執意如此,也不免落得百官口舌。因小失大,因噎廢食。臣身死是小,娘娘失節失義事大。還望娘娘以朝局為重,少事端,和為貴。陛下若知,也感念娘娘美意。臣望娘娘收回成命,使朝臣全力為陛下之天下,娘娘之江山,竭死力而盡忠,拼萬世而留名。”
林曦早知道長孫桓是這反應,但她的目的可不是隻把自己這表拿給他看,做一出戲而已。
她說:“哀家也非醉心于政事。全因為茲事體大,不可妄自非議。陛下無家事,哀家無私事。且朝臣盡知我為何從一野婦做得了這女皇後,國師一事我不可不管。何為因小失大?意為哀家需得被堵了口舌讓外人去争了這個是非?是忠也好,賊也罷。哀家不忠不賊,不男不女,不得開口,不得喧擾。外人知了,何須千年百年,今唾面自幹,碑已成文。是脊背釘釘,臉上刺字。事到如今,你要哀家如何收回成命?你若不去,我自呈就是。”
林曦不顧長孫桓,拿起奏本奪門而出,奔着蕭琮玉處理政務的靜書齋就去了。
長孫桓隻得去攔,今天一到這裡,他就又被拉上了一條賊船。
勸不了皇後上奏,皇後真上奏了,再把她之前見過丞相,而且丞相還沒能攔住她這事一說。玩完,一切玩完。
皇後跟他玩兒三青子,玩楞的。可這玩法他不敢賭這皇後到最後會不會真的去呈送奏本。
皇後身嬌肉貴,長孫桓不敢碰她,隻得先比皇後快兩步,在前面接着叩頭,請皇後收回成命。
接連三次,幾道門檻,幾個走廊,叩了幾次頭,沒有辦法。長孫桓隻得答應皇後,幫她呈送奏本。
“老臣願為娘娘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