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莎站在自認為正确的角度,說出茶莊的錯誤之舉。
任誰看過那些小孩做事,都知道他們不适合幹重活。
而他們做了這麼累的事,隻獲得了與饑餓者數量相同的大米。
這簡直太不公平了。
她對茶莊掌櫃抱怨了一會,希望對方能停止這一行為。
茶莊掌櫃揮手叫來夥計,說:“給這位姑娘拿一包茶,就那個十兩一檔的,她等會用得上。”
夥計詫異地看了看何莎,慌忙點頭,轉身出門。
“掌櫃的,你這是強買強賣啊!我什麼時候說買茶呢?”何莎怒道。
“姑娘,你先不要激動,等你聽過我的講解,你會買下它的。”
話落,茶莊掌櫃微微一笑,述說剛才那一幕的由來。
永福茶莊是青茶鎮的頭号商鋪,也是茶葉行業的領頭羊。
他們家主的母親信佛,經常讓兒子日行一善,為後代積福。
為了強化茶莊的口碑。
永福茶莊的所有店鋪,會在每個月的某一天,給貧苦百姓發糧。
許多人受到茶莊的恩惠,自然會記得他們的恩情。
一些無父無母、無家可歸的孤兒,靠着給茶莊幹活,換取生活口糧。
他們以前沒有固定的居住。
有時住在茶莊的倉庫内,有時住在郊外的土地廟。
後來,一群僧人千裡迢迢而來,在附近建造了寺廟。
他們收養了許多無家可歸的孤兒,教會大家讀書識字。
由于寺廟是誦經念佛的清淨之地。
他們沒有茶莊那麼雄厚的财力,無法養活這麼多人。
因此,孤兒們雖然有了住所,但得靠自己謀生。
為了幫助這些可憐的孩子。
茶莊每次搞什麼活動,或者需要守夜人、巡更人、看門人這些職務,便會優先讓他們上。
“既然你們家主那麼善良,為什麼不給寺廟捐錢、捐物?另外,你們雇傭那些孩子可以,但得拿工錢,幾袋破米就打發了,這也太不厚道了。”
何莎說出這話的時候,恰好看到夥計拿來茶包,他瞪大眼睛注視何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幾袋破米?
難怪她能進貴賓室,還能和掌櫃單獨談話,人果然比不得。
掌櫃看到那個夥計的眼神,笑着接過茶包,示意他出去。
他打開茶包裡的茶葉,先對比屋裡的樣品,再介紹茶葉的質量。
何莎耐着性子聽他講完,意外發現這種茶葉,竟是寺廟種的。
也就是說,她買這包茶葉的行為,相當于間接捐助寺廟。
“這茶多少錢?質量……真值單價十兩?”何莎猶豫道。
不得不說,當一個人被限制了消費用度,那就隻能精打細算。
何莎拿起茶包,仔細掂量了一下,估計裡面有七到八兩的茶葉。
如果按照十兩銀子計算,何莎若想赢得賭約,必須馬上回去。
然而羅吉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