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會,何莎帶着孫詩雅走出首飾店,來到隔壁的服裝店。
她這次沒有清空貨架,而是認真挑選,适合自己和孫詩雅的衣裳。
掌櫃看到孫詩雅穿金戴銀,長得漂亮、氣質又好,親自過來接待。
何莎左顧右盼選了很久,買了幾件華麗的服飾。
孫詩雅穿上這些衣服的刹那,像極了高貴典雅的公主。
何莎興奮地拍了拍手,付了一百五十兩,将自己和孫詩雅試穿過的衣服,全部買了下來。
“詩雅姐姐,我好餓,吃點東西吧。”
逛街是一個體力活,更别提何莎異常興奮,消耗較大。
她之所以“散财”的關鍵,隻為斷絕自己的退路。
别看店家現在對她這麼殷勤,隻是為了她身上的銀兩。
當她沒錢時再來這裡,就會面臨不同的情況,這種反差最适合感悟,何莎将它稱作先甜後苦。
“小姐,那邊有餐館,我們過去吃吧。”
孫詩雅手指左邊的店鋪,帶着何莎正準備過去,她看到店裡的裝飾簡陋,自覺花不了太多錢。
恰好這時,她看到不遠處,有一座三層樓高的酒樓。
酒樓外面挂着許多五顔六色的燈籠,彩帶、彩旗迎風飄揚。
門外站着幾個漂亮的姑娘,來往賓客絡繹不絕。
大門口放着一張牌匾,上面寫着三個大字——春香閣。
孫詩雅見狀大驚失色,連忙阻攔何莎,道:“小姐,别過去,那……那裡不是女人該去的地方。”
“為什麼?”
何莎詫異道:“這地方一看就很貴,正好可以把錢花光;我就不信這個天下,還有不賺女人錢的酒樓。”
話落,何莎大搖大擺地走去,看得孫詩雅焦急萬分。
她很想說出實情,卻又顧慮重重。
何莎走到春香閣的大門口,剛準備踏入,便被門外攬客的女子攔下。
“這位姑娘,你怕是來錯地方了吧?這裡不接女客;如果你想賣.身,我可以替你通傳一聲。”
何莎初次聽到“賣.身”兩字,是幫助孫詩雅安葬父親。
她的母親很早便去世了,她從小和父親相依為命。
作為自己唯一的親人,當她看到父親去世,即便身上沒錢,也要賣.身湊錢,給他辦個葬禮。
因此,在她的印象中,賣身等于缺錢,而她正好不缺錢。
何莎掏出一包鼓鼓的銀兩,輕輕敲了敲,笑道:“看見沒?本姑娘不缺錢,我想在你們這裡消費,花光這袋銀兩。”
此言一出,幾個攬客的女子面面相觑,不知應該如何回應。
按理說,何莎有錢就是大爺,誰管她進來如何消費,可她們這裡迄今為止,從來沒有接過女客。
為了保險起見,其中一名女子讓她等着,進去請示老.鸨。
不一會,一個濃妝豔抹、風韻猶存的女子,扭着腰、甩着臀,笑吟吟地走來。
“呦,稀客啊,我說今早起來的時候,怎麼聽見有喜鵲在叫,原來今晚有“财神爺”駕到。
“兩位姑娘,瞧你們這身打扮,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小姐;你們能來那是我三生有幸,快請進,我一定好酒好菜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