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婉柔默默地看着烏拉那拉依依。
烏拉那拉依依笑容加深:“都有,都有。”
今天受邀過來,有不少世家貴女,看着上面的衣服,都忍不住竊竊私語。
“這衣服,挺好看的。”
“據說是用鴨的絨毛做的衣服。”
“這衣服不會臭嗎?”
“剛剛我去摸過,不臭,反而還有一種淡淡的香味。
我聽她們店裡的人說,再制作這什麼羽絨服的時候,從頭到尾,都用香料熏硫。”
“這衣服看起來真的不錯,可是能比那些皮毛暖和嗎?”
“試試不就知道了?”
“等會去問問店裡的人,問一下這衣服怎麼賣。
聽說這衣服保暖性很好,要是真的好用,我給我家那幾個小子置備幾件。
這樣他們上學就不會太冷了。”
“說的也是,去試一下就知道了。”
“八哥,四哥他們竟然能把這臃腫難看的衣服弄得這麼好看,我都有點想買了。”胤?眼睛亮亮的趴在窗戶,手裡還拿着一個單筒望遠鏡。
胤禟嗤笑一聲:“現在怎麼連四哥都開始發癫了去開店了?
他以前不是向來最聽皇阿瑪的話嗎?
而且他不是非常看不起商人行徑嗎?這次他自己也參與到與民争利了?”
胤禩沒說話,隻是眸子有些深沉。
當天晚上,彈劾胤禛的奏折如同雪花一樣飄進了乾清宮。
第二天早上,衆多大臣一半以上,都在彈劾胤禛。
康熙沉着臉,目光有時候落在胤禩的身上帶着殺氣。
胤禩低眉斂目,安安靜靜地垂手而立,好像是沒有注意到康熙看過來的目光。
被彈劾的胤禛一點都不慌,此事,他早就和康熙商量過此事。
胤禛從自己的位置走了出來,先是行禮,然後才不疾不徐地說:“陛下,臣不贊成各位大臣所說。”
康熙目光落在胤禛身上,暗含滿意。
這麼多個兒子中,唯有老四最是沉穩,如果保成有他一份沉穩就好了。
想到保成,康熙臉色就是一沉,那個臭小子,簡直白養了。
“你說。”康熙不是輕易被自己情緒左右的人,壓下心裡對胤礽的思念,冷淡地說。
胤禛不卑不亢,徐徐道來:“兒臣之所以開這家店,還是受到二哥炸雞店的啟發。
兒臣見他們店員所穿衣服雖然不好看,卻來源易取,制作簡單,最關鍵是保暖。
我大清尚有許多貧困百姓食不果腹,衣不保暖,一到冬天,就有無數窮苦百姓凍死在冬天。
兒臣不忍我大清百姓受此災難,因此和内子一同商量,将這羽絨服造福百姓。
因此,兒臣特地招那些無法養活自己的百姓,收集鴨毛,處理鴨毛,制作特殊的面料來做成羽絨服。
既能幫助貧困百姓脫貧,也能讓他們冬天有飯吃,有衣穿。
試問各位大人,臣哪裡錯了?
如果諸位不信,可以随時到臣的作坊去查看。
除了明面上售賣的羽絨服,臣還準備了兩萬套羽絨服外套和褲子送往邊疆,讓守衛我大清的将士穿上這柔軟保暖的羽絨服。
這批羽絨服,将會在今日下午送到兵部,由兵部安排運送至邊疆。”
“好,大善!”康熙大笑起來,連連誇贊胤禛。
胤禩暗暗握拳。
胤禛,胤礽開店康熙就誇,到了他,就明令制止。
石顔不知道現在潮流湧動,她這時收到了胤礽的來信。
信裡面,胤礽絮絮叨叨地說了一堆話,說他現在到了什麼地方,正在做什麼。
還訴苦說自己不小心掉了一百兩,迫不得已去當賬房。
然後說他很想自己,發表了幾千字對自己的想念。
石顔:“……”
他會想自己?她怎麼就不信呢?
說不定胤礽在外面已經樂不思蜀,糟蹋多少女孩子了。
信的最後,胤礽信誓旦旦地說,他一定會賺夠盤纏到達邊疆的。
這才剛出門一個月,銀子就掉了,說是掉了,說不定是拿去尋花問柳了。
看完胤礽的信,接着就是李英。
李英的信,沒有多餘的廢話,言簡意赅就幾句話。
大緻意思是胤礽的銀子掉了,還發燒了兩天,吃了藥已經好了。
胤礽不肯放棄前往邊疆,找了幾天工作終于找到一個賬房工作。
石顔有些詫異,胤礽說的居然是真的。
石顔敲着桌子,她在想,要不要給他回信。
還不待她想好,宮裡就來人宣她進宮,說是貴妃娘娘想她了。
說是想她,其實是替康熙來詢問胤礽的事吧。
石顔将兩封信收好,給了傳信的小太監十兩銀子,随他進宮。
進了宮裡,小太監帶她走的路,不是前往貴妃住的宮殿,卻是乾清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