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博覽中心的員工就開始忙忙碌碌了起來。
這次盛宇科技的新品發布會一共邀請了一百多家媒體參加,進行現場直播的工作人員正在調試着設備和鏡頭。
幾家知名媒體的記者被安排在了前排,手裡拿着的采訪提綱,無所事事地聊着天。
現場提問環節是盛宇提前安排好的,而他們要做的,就是配合主辦方盡量自然地假裝自己不是托,回去再寫篇拍馬屁的營銷通稿,這活兒就算幹完了。
記者A看着資料,咋舌說道:“盛宇科技背後原來是盛合,難怪排場這麼大,錢多就是任性哈。”
記者B抓了把瓜子,撇撇嘴壓低聲音:“錢多啥啊,你看自打喬盛合住院後,盛合的股價都快跌穿地心了,我估計啊,這盛合集團要變天了。”
記者C掀開眼皮看了一眼正在人群中侃侃而談的喬俞誠,語氣嘲諷:“再怎麼變天,也不影響人家賺錢,當年的事兒鬧得那麼大,也沒見有什麼後文。”
兩人聽到這話,立即将腦袋湊近,忙問道:“什麼事啊?我怎麼沒聽說過?”
兩人都是剛被調到京市的新人,一來就接到了這個任務,不可能不好奇。
記者C看着兩人一臉求知欲的樣子,高深莫測地說:“你們年紀小,可能不知道當年的事。喬纓你們認識吧?她是在十歲那年被喬家收養的,但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聽說是她養母李娆太思念意外死亡的小女兒,喬盛合為了安慰妻子,所以才收養了喬纓?”
其中一位說道。
“這隻是對外的說法,其實當年還有一種猜測。”
記者C用幾乎耳語的聲音說:
“喬家的小女兒叫喬若,她死的那年,盛合集團因為資金鍊斷裂險些破産,後來全靠拿到了喬若的死亡保險金才渡過危機,所以有人猜測———其實喬若的死并不是意外,而是喬盛合和李娆在殺女騙保。”
“這……不可能吧?不是說喬家發現女兒失蹤後出動了所有人脈找她,報了警在林子裡找了幾天幾夜才找到屍體嗎?”
“确實是這樣。”
記者C點點頭,“當時找回來的屍體因為被摔得四分五裂,已經無法從外貌上辨認身份,喬家是通過屍體上戴着的項鍊才确認了死者正是自己走失的小女兒。”
“可後來過了十幾年,案件的經辦人因為貪污受賄被抓,供述說當年的屍體根本不是喬若,年齡對不上,死亡時間也對不上,甚至連性别都對不上。”
聽到這裡,衆人倒吸一口涼氣。
記者C很滿意他們的反應,繼續道:“他說項鍊其實是喬家人提供的,他收了喬家人的賄賂,将項鍊戴到屍體上,草草結了案。”
“這件事一出,輿論嘩然,都呼籲對當年的案件重啟調查,喬家的反應也很快,沒過幾天,喬盛合的秘書就出來認了罪,說當年的事是他幹的,因為不忍心看着喬盛合強撐着身體夜以繼日地尋找女兒,才想到這個馊主意讓老闆死心,回歸正常生活。”
“民衆們當然不買賬,可是所有的證據确實也隻指向了喬盛合的秘書,後來有一個網友在天涯發帖分析,說喬家這樣做是想用假屍體騙取保險金,甚至連喬若的死,都很有可能是他們故意而為之的,這個說法很快就傳播開來,讓盛合集團股價大跌。”
她聳聳肩,“後來的事情你們也知道了,喬家為了挽回風評收養了喬纓,發帖的那人也被喬盛合起訴判刑,這才平息了輿論。”
“我還以為是什麼豪門狗血故事呢,就這?”
記者B頓時意興闌珊了起來,鄙夷道:“這不都是陰謀論嗎,你們這些平民對有錢人也就這點想象力了。”
記者A白他一眼,“喲,這話說的,您又是哪家的大少爺啊,你來的時候不還在路邊鎖共享單車嗎,我都看見了。”
“你們愛信不信吧。”
記者C攤手,“反正我很懷疑當年的喬若并沒有死,想想看,謀她财害她命的親生父母,一個得了癌症變成精神病,死了都沒人收屍,一個被燒成重傷住進ICU命不久矣,除了是她在背後操作,就隻有‘報應’二字可以解釋了。”
“不過———”
記者A再度看向喬俞誠,眼含崇拜。
“小喬總也挺有人情味兒的啊,聽說他現在的助理,就是當年在精神病院照顧他媽媽的護工!傳聞中那女人高中就辍了學,姿色平平,也沒什麼文化,就是因為小喬總感激她在母親彌留之際時對母親的陪伴,所以才破例讓她當了自己的助理呢。”
記者C之前和喬俞誠打過幾次交道,想了半晌才想起來秘書的名字,蹙眉道:“好像是叫邱淩吧?存在感特别低,看着老實巴交的。”
記者A也見過她一次,點頭贊同道:“我挺喜歡她的,沒有攻擊性,人也淳樸,感覺确實沒什麼壞心眼兒。”
後台。
喬俞誠用手帕捂着鼻子,一臉嫌惡地踢了一腳籠子裡的野貓。
“叫什麼叫,煩死了。”
他皺着眉頭後退幾步,對身旁的工作人員吩咐道:
“你記住了,待會兒我演講時,掐準時間把貓放上台,讓它在台上賣賣萌,你們再假裝過來抓住它……但一定要趕在它靠近我之前啊,這小畜生不知道身上有多少細菌。”
現在的人都吃這一套,他連營銷通稿都準備好了,什麼“演講講到一半被貓打斷”,什麼“讓我來簡單喵幾句”之類的,短視頻平台上到處都是這種劇情,受歡迎得很。
工作人員感歎一句:“還是李哥有辦法啊,居然想出來這一招,高,實在是高。”
喬俞誠眼裡流露出幾分欣賞,表揚道:“确實,小李這次幹得不錯,等着月底發獎金吧。”
人群裡發出一陣羨慕的起哄聲。
被稱作李哥的男人心虛一笑。
其實他是偷了邱淩的點子。
那天他偷聽到邱淩和朋友打電話,提到了把貓當作營銷宣傳的噱頭,這才着急忙慌地趕在她之前寫了策劃案,拿去讨好喬俞誠。
剛巧,公司樓下就有隻流浪貓,他就把貓抓了回來,還被爪子抓了好幾道的傷口,踹了它幾腳才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