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縣城的普高沒有什麼大前途,讀書都是一件費力的事情,有沒有未來尚且未知。
與其說大家對大學懷有盲目的憧憬,不如說逃離底層,一眼望到人生盡頭的結婚生子,費勁心血找不到一份維持生活的工作更讓人熱血沸騰。
從現在開始,我們就為了工作而學習,提高自己的競争力,但是沒什麼用,有點不切實際。
隔壁班的張燕是王英婕好朋友,今天的一個大新聞就是張燕初中同學來看她,沒有繼續讀書,最近和男朋友擺酒席了,等着時間到了就直接領證。
這是偏遠的,落後的地區見怪不怪的事了,不讀書就等着介紹對象結婚吧。女性一定要抓緊時間找個掙不上大錢的工作,然後就會有人勸告通過婚姻來實現經濟節約。
他不見得會給你錢,但一定會讓你有很多糟心事。
姜琳為什麼知道一切,因為班裡好多人的媽媽是這裡上一代家庭主婦,那時要求還沒有現在這麼高,隻照顧家庭種地就好。現在大家都知道女性也可以出去打工了,也要順應時代出去打工。
張燕站在一門之隔的校園内,望着往日調皮愛笑,張牙舞爪的小姑娘以初具社會洗禮,溫柔的不像話,她給張燕帶了那時大家都喜歡的奶茶餅幹。
尴尬無措的張燕拒絕不掉好意,她不知道好朋友過着怎樣的生活,自己每天日複一日的學習,恍然回神,竟然連說兩句叙舊都無從開口。
她不懂張燕密密麻麻的背誦古文古詩,不知道數學更進一步是怎樣的變化萬千,那些曾經在生命中出現過的短暫學習瞬間都是仿佛隻是鏡中花,水中月。
“你們忙不忙,過幾天你應該來不了,來看看你買點吃的。”女孩伸手遞着零食,腼腆的看着張燕。
不忙,普高雖然時間緊,但大家都苦中作樂,自我調解。但張燕不會回答,她沒有打算去,也不會去,無關同學,她天然的排斥這樣的場面。随便寒暄幾句,張燕趕回教室背生物知識框架。
匆匆忙忙逃離,張燕從未想過有一瞬間她如此的想學習,想做數學題,想學天書一般的化學物理,這是所有人離開這裡的墊腳石,唯一的希望。
姜琳圍在王英婕的周圍沉浸在大家的傷春悲秋,突然一個人出聲:
“其實我家長沒覺得我有多大的能耐,盡力而為就好,他們都知道我水平,要說考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名牌好大學,白日夢都不敢這麼做。”
“我媽就說,讀書就是為了有更好的生活,尤其不要像她一樣,沒工作照顧孩子要不到錢,隻能偷偷哭,然後給我們想辦法。”
生活不斷的揉碎她的自尊,壓彎她的脊背,貶低甚至于抹滅她在孩子心中本該偉大的形象。
姜琳不忍責怪那些認知淺薄的父母,她們走了一條錯誤的路,拼盡全力把孩子往另一條路上推,沒有人抱着完全幸福的夢想,隻當沒有比這個更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