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雪這樣想着,心中大概有了一種判斷,自己遭遇變故的地方是不是距離月氏或者漢谟更近,如果是這樣,冰棺能順着落日河順流漂來羌兀,而落日河主要水系都在羌兀,那一定有另外一條河流能夠與落日河相接,這河未必在地表,地下河也可以,隻要能與落日河有關系。
連雪在自己已經繪制的地圖上,繼續加工和描繪,翻遍了她能找到的全部書籍,又向年長的宮人和百姓旁敲側擊的打聽消息,終于有了些收獲。
連雪得知原本落日河并不是這裡最大的河流,弱宛河才是,兩者一度還有彙流的情況,隻是後來弱宛河不知為何便逐漸消失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連雪覺得近來自己獲知的消息已經很有用了,甚至逐漸推理出來一種可能:弱宛河并沒有消失,隻是可能變成了地下河,并且依然與落日河有交集,當年因為氣候變化突如其來的大規模降雨,将冰棺沿着弱宛河恰好送至落日河的地下部分,然後又機緣巧合順着落日河到了羌兀境内。
雖然聽起來有些過于巧合,但是世上之事多少都是巧合,就連誤會和仇恨有時都是。
因此連雪的路線是順着落日河逆流而上,一路找上去,還要找到落日河地下河的部分,再順着地下河找到消失的弱宛河,才有可能順着弱宛河找到自己的來處。
因此連雪的隊伍中除了常規的護衛人員,還帶了對水系和地形極為熟悉的探險家、對西域各段曆史都很着迷的研究者以及耳聽八方的神耳侍。作為羌兀的神女,連雪有着足夠的号召力;作為未來的王妃,連雪有着不容置疑的權威。除了這些因素,連雪還給此次的出行賦予了令衆人都激動的意義,尋找弱宛河。水對于内陸國家而言,是極為重要的資源,有水就代表着有生機,就代表着有物産,羌兀這幾年因為落日河豐沛的水資源,國力更勝從前,若是再能找到消失的弱宛,将為羌兀更加物阜民豐奠定堅實的基礎。
神女受到上天的感召降臨羌兀,帶領羌兀走向繁盛與強大,成為了所有人都堅信不疑的事。
甚至就連澤漓也不例外。
因此一群人帶足了長時間的幹糧、工具、衣物,順着落日河就出發了。沒有人懷疑連雪的動機,就算沒有澤漓在身邊,一路上衆人也是悉心呵護和照顧。連雪知道,他們已經将‘連雪’處于非人的地位,逐漸成為一種象征,一個符号。說來也巧,連雪這個名字的發音,和羌兀本土語言中豐沛的雨水發音竟然接近。
荒漠中駱駝群和精神興奮的人沒有因為一連幾天的尋找毫無結果而有任何氣餒,他們甚至做好了長期的打算,一月、一年,甚至更久,他們都不會有任何問題。
于他們而言,若是成功了他們能功垂青史;若是失敗了,他們也是跟随神女共同為羌兀尋求更好未來的英雄。
這樣至第五天時,變故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