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我在三國當女帝 > 第8章 都尉

第8章 都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崔嬰心中暗忖,青葵此前恐怕也從未目睹過崔使君這般“鮮活”的一面,此刻她那雙圓溜溜的大眼睛裡,新奇與驚訝尚未完全褪去,将她一直努力維持的成熟氣質沖刷得一幹二淨,不經意間流露出了十二三歲少女特有的那份鮮活氣息。

崔嬰輕輕眨眼,模仿着崔使君之前的親昵動作,冷不丁地在青葵的臉頰上輕捏了一下:“确實,鮮活些才更可愛!”

“是嗎?”青葵手捂臉頰,有些愣神地應和着。

“撲哧——”,兩人的目光在不經意間交彙,随即不約而同地笑出聲來,仿佛之前的生疏感在這一刻煙消雲散,迅速地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待青葵眼中的笑意漸漸平息,崔嬰向她招了招手,青葵就着半蹲的姿勢湊到崔嬰身前,輕聲問道:“小娘子有何吩咐?”

“老管家就是你父親吧?”

青葵點點頭。

“方才阿父匆匆離去,我心中有些不安。”崔嬰眼帶憂色的觑了青葵一眼,低下頭輕聲道,“你父親常年伴随阿父左右,對于府衙中的事務定然了如指掌。最近縣裡可有什麼重大事情發生?”

青葵搖了搖頭,坦誠地回答:“朝廷大事,阿父即便知曉,也不會輕易與我提及。”

“不過,”她話鋒一轉,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機靈,“近半個月來,三位大人确實頻繁來訪,且每次停留的時間都不短。”

青葵說完,看了崔嬰一眼,又補充了句:“幾位大人分管的事務各異,以往鮮少一同前來。”

崔嬰聽後,眼中閃過一抹贊賞,青葵果然聰明伶俐。即便她不明白崔嬰為何會對崔使君與三位大人的政事感興趣,卻仍會盡力幫她收攏信息。

崔嬰心中暗歎,這樣懂事又能幹的下屬才是優質好下屬啊!感慨完,崔嬰又笑眯眯的拉起了青葵的手:“青葵,你應該知道阿父會見三位大人的地點吧?帶我一同去看看,可否?”

青葵稍作猶豫,但在崔嬰期待的目光下,很快便點頭答應了。

*

府衙前院。

老管家領着幾名家仆,步履沉穩地為求見的三位大人奉上茶湯,随後便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留下他們三人靜坐于各自的席位上,低眉品茶,心中各自盤算。

縣丞張遠的目光在左側的功曹季旦和右側的三老趙成之間逡巡了幾個來回,最終定格在趙成身上。他微微側身,向右手邊的趙成挪近了些,聲音壓得低沉:“趙老,關于那個空缺的位子,你們趙家有何打算?”

縣丞一職有别于縣城佐吏,乃是和縣令一樣由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員,因此,他既不如功曹季旦那般是崔使君的心腹,又不如三老趙成那般是當地的豪強。平日裡,他總是獨來獨往,自成一派,隻不過相對于崔使君的擁趸季功曹而言,他肯定是更願意和趙成相交的。

可惜的是,趙成并不這麼想。

所謂三老指的是古代掌教化的鄉官。《漢書·高帝紀上》雲:“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衆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不僅如此,三老除了查證調停民事糾紛、負責教化鄉裡之外,還有一個最主要職責那就是征稅。

趙成作為本地豪強兼掌管稅收的大員,其在朐縣的勢力并不遜色于崔使君。甚至他平日對崔使君的尊重都并非是因為縣令的官位,而是敬重清河崔氏的門楣。

張遠這麼個出身卑微卻因舉孝廉而崛起的縣丞,從未真正進入過趙成的眼簾。因此,即便張遠的詢問聲入耳,趙成依舊泰然自若,端坐如故,仿佛未聞其言。

被趙成無視了個幹淨,張遠臉上不禁泛起羞憤的漲紅,仿佛被人狠狠地抽了兩個耳光,幸而崔家老管家帶着家仆們早已退下,堂内僅有他們三人,張遠倒也看得開。心裡狠狠啐了趙成幾口,面上卻迅速調整,恢複了平靜的微笑,又轉向左側的季旦:“季兄,使君大人可有透露關于都尉人選的消息?朝廷的诏令已下半月有餘,使君大人心中是否已有定奪?”

張遠此問,确有道理。功曹季旦,掌管人事,又是崔使君的心腹,無論從職責還是私交,季旦都應對此有所了解。

隻是張遠向來覺得自己身為縣丞本該是本地政務二把手,風頭卻被崔使君壓得死死的,心中對崔使君多有怨怼,對季功曹自然也少有什麼好臉色。故而季功曹這會兒也隻是笑眯眯的同張遠打着太極:“張兄言重了,都尉一職事關重大,我等小吏,使君大人又怎會輕易透露?”

冷不防又在季旦這裡碰了個軟釘子,張遠這才算是真的老實了,端端正正地坐回了原處。

就在這時,崔使君邁步進入正堂,三人立刻起身,恭敬行禮:“見過使君!”

“諸位請起。”崔使君從容穿過三人,至上首落座。未等他們再次開口,他便揮了揮衣袖,直截了當地說道,“諸位今日所來何事,我心知肚明。”

都尉一職乃是武官。

自東漢建武六年起,朝廷為鞏固中央集權,僅于邊郡常設都尉,以抵禦異族侵擾,中原地區則久未置此官。直至年初黃巾之亂爆發,靈帝意欲加強地方兵力以平亂,中原各郡遂相繼恢複都尉之職,并準許各地自行招募兵勇以對抗叛軍。

此舉雖一時緩解了戰亂,卻也使得兵權漸次分散,為漢室的衰微埋下了隐患。

然而,放眼天下,能深謀遠慮、洞見這一職位重啟對漢朝影響的人寥寥無幾,這些俗人,隻能看到自己和家族的利益。

都尉一職,按各郡縣大小由本地長官撥糧招兵,須知按東漢配置都尉一般下轄一千至五千人不等,若是能将這個職位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即便是按照最低的配置,手中也能擁有千餘人馬的軍隊,這可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所以自朝廷重啟都尉之職的旨意傳至朐縣,縣丞張遠與三老趙成便如同獵犬嗅到了獵物的氣味,對這個職位垂涎三尺。

對于張縣丞而言,他在朐縣的管理層中孤立無援,若能借此機會安排一個自己的心腹上位,那麼他的話語也将因此增添幾分重量,無論是崔使君還是趙老,都将不得不對他刮目相看,給予他應有的尊重。

對于趙老而言,自己掌管朐縣稅務,若是再将朐縣的兵權握攏在自己手裡,那以後整個朐縣可不就是由趙家說了算啦?

崔使君雖然不長于政事,但是也将張縣丞和趙老的心思看的十分明白,也正是因為看的明白,所以才遲遲不肯定下都尉一職的人選。

張縣丞出身不顯,崔使君從未将他放在眼裡,他防備的是趙老。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